首页 > 新闻 > 正文

打破传统认知!光大水务大浦厂如何成为城市会客厅

时间:2024-05-24 10:31

来源:“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

作者:陶明月、何峰

评论(

第三期“双百跨越”标杆万里行第二站——连云港市大浦污水处理厂。2024年5月22日,本次双百联盟秘书处带队,近40位优秀运营管理人员,走进社会化标杆,开展全方位深度交流学习和互动体验。本文着重阐述连云港市大浦污水处理厂的社会化标杆措施和成效,供污水人经验参考。

2024年5月22日,第三期双百跨越标杆万里行活动第二站走进社会化标杆污水处理厂——连云港市大浦污水处理厂。

“标杆万里行”活动以促进行业交流学习,推广优秀“高质六化”运营管理经验,近距离感受标杆厂风采为目的,通过现场全方位的厂区参观调研、深度的会议座谈交流等方式,在互动中让各位嘉宾系统了解标杆厂发展历程、优秀经验及未来建设方向。

近40位优秀污水人,在第一站青岛水务集团即墨区西部水质净化厂(相关链接:智能化标杆!看青岛水务集团旗下一水质净化厂如何实现“才貌双全”)后,赶到连云港市,共同感受这座“城市会客厅”。

通过本次活动,嘉宾们深入了解大浦污水处理厂在社会化等方面建设的工作与经验,并开展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化互动体验。大浦厂积极推动污水处理行业的社会融合与社会开放,在提升社会认知的同时,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341.png

图1 大合影

接下来,本文向污水人展示该厂的社会化特征优势,为污水处理厂社会化建设提供案例支持。

01标杆厂基本信息

光大水务(连云港)有限公司大浦污水处理厂是中国光大水务全资子公司,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是连云港市第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也是国家淮河流域治理项目之一,2001年底建成投运,厂区占地面积12公顷,服务面积62平方千米,服务人口约45万人,处理规模12万吨/日,采用A²/0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345.png

图2 厂区鸟瞰图

02全方位多维度推进社会化建设

大浦厂以“情系生态环境,筑梦美丽中国”为使命,全面开展污水设施对公众开放工作,搭建公众沟通的桥梁,宣传环保,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形式,展现光大社会责任担当,倡导社会公众共同行动,保护绿水青山。

1、强化制度建设,打好软件基础

强化制度建设,探索、创新环保宣传形式,用心、用情、人性化做好公众开放工作。成立了公众开放领导工作小组,统筹管理,保障公众开放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公众开放工作管理制度、工作方案、工作计划、意见处理反馈机制、应急预案等工作制度,规定了运行管理机制、岗位责任、工作流程、安全后勤等工作要求,确保了公众开放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地规范运作。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349.png

图3 组织架构

2、全员参与,打造专业化公众开放工作团队

秉持专业人做专业事、开放质量重于开放数量的原则,动员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公众开放工作,选拔一批做事认真、学习能力强、污水处理知识和安全知识丰富的员工,加入公众开放工作队伍,每年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和计划,设计专业培训课程,包括环境保护知识、绿色环保科普知识、如何成为合格讲解员等课程,提升团队能力水平。拓宽团队工作内容和范围,在参观路线、讲解词、组织分工等方面做细做实,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和时间安排,设定不同的参观路线,针对专业人员、成年人、少年儿童设计3套讲解词;讲解员设置AB角,避免突发情况的影响;针对超50人的参观人员,分多组分散参观,保证参观效果和现场安全。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353.png

图4 讲解员团队

3、科学规划,建设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科学规划设计,建立了集宣传、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并向社会公众开放。教育基地面积约200㎡,展厅内以环保教育为主,环保教育内容体系全面、完整。室外部分以污水处理工艺路线及流程为主,开放点位及场地包括化验中心、进出水口、生物池、二沉池等,利用场地优势建立了环保小课堂、地声系统小品等,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环保基地的建立与开放有效推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环保,宣传环保,同时对提高公司知名度、树立公司良好社会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357.png

图5 环境教育基地

4、开放方式多样性,确保开放效果

通过多种类型的开放式活动,如互动游戏、主题文化墙、环保翻转牌、草坪牌、化学小实验、显微镜观察、环保知识趣味有奖问答等,宣传低碳环保理念,提供沉浸式体验,提升公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寓教于乐、深入浅出,保证参观公众良好的参观体验,提升了参与者的兴趣和宣传效果,实现以个人带小家、以小家带大家、以大家带社会,在全社会达到共识共鸣的效果。

1)环保翻转牌:共设党建、环境、安全、企业文化四个面,内设各类知识问答,设置互动奖品,增加参与度和趣味性。

图6 翻转牌

2)卡通草坪牌:印上党建、环保、安全小知识,政治思想、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等知识相互融合,边参观边学习。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409.png

图7 卡通草坪牌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互动游戏:绿色的一面代表美好的环境,灰色的一面代表污染的环境,以互动竞赛的方式,增加趣味性和参与度,让社会公众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升环保意识。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413.png

图8 保护环境互动游戏

4)互动小实验: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不同的互动小实验,如针对儿童设置酸碱度小实验,针对全年龄层次设置水质过滤物理小实验、COD和氨氮快速检测小实验、显微镜观察等。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417.png

图9 互动小实验

5、走出去,扩大企业影响力

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和社区、学校、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等联系,增强社会、民众的感知度和认知度,提升公司污水处理行业形象、展示污水处理成效,提升民众节水护水意识,为国家和地方环保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420.png

图10 走进学校、社区、政府机构

03“上下”联动的城市会客厅

大浦厂自2020年开展公众开放工作以来,效果显著,有效激发了民众的环保意识,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已经成为线上线下联动的城市会客厅。参观效果逐年递增,参观人数由2021年的252人,增加到2023年的676人,线上人数50000人;参观次数,由2021年的5次,增加到2023年的16次。

在开放类型内容、形式方式等方面,也做出了诸多积极的尝试,每年环境保护日、地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公司都会开展多种类型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和高校、中小学、环保组织、政府单位联合,共同组织形式各样的开放活动。如:

1、开展扬州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环境学院学生研学活动。

2、和清洁海岸环保协会共同组织清洁海岸垃圾活动。

3、和生态环境局、连云港日报等机构合办童心绘环保、环保进社区、世界水日书法绘画比赛等活动。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423.png

图11 丰富的开放类型形式

04荣誉与未来展望

大浦厂是运营20年的老厂,多年来高效运行,稳定达标,荣获E20环境平台第三期“双百跨越”社会化标杆污水处理厂,连续8年被评为江苏省污水处理行业优秀企业,是连云港市、江苏省、也是国家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单位;为江苏海洋大学科研教学基地、市绿色希望公益服务中心合作单位,荣获市文明单位、市环保示范单位、市法治企业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技能人才摇篮奖、首批520安全风险管控优秀班组等称号。

下一步,大浦厂将继续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厂社会化建设:

1、完善环保软、硬件,增加体验感。设计污水处理模型、土地污染模型,让公众直观地体验环境污染的危害,另外增加多媒体投影、虚拟成像等现场体验环节,增强公众体验感悟,从心灵深处激发公众的环保意识,主动争当环保人。

2、知识课程多元化开发。联合周边学校、社区、环保志愿者团队,合作共建研发适应未成年人的环保科普课程,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合作研学,科普教育。

3、走出去提升企业形象。借助媒体等力量,积极对外宣传公司及公众开放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众开放工作中来,树立环保理念,同时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信任光大。

4、文化宣传拓展优化。优化原创水宝宝IP卡通形象,定制更多水宝宝衍生产品,定制科普宣传材料,融入更多地方元素,如沿海大保护、淮河流域治理、西游记花果山生态建设等方面。

光大水务(连云港)有限公司大浦污水处理厂将把公众开放工作当作经常性的重点工作来抓,将公众开放工作有机融入到光大连云港公司经营中去,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一支作风扎实,技术过硬的公众开放团队,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努力开创环保设施公众开放发展新局面,助力环保科普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微信图片_20240524103428.jpg

↑扫码关注“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视频号,查看更多内容~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