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钱不够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高质六化?水务行业大佬集中发声

时间:2024-05-24 09:54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赵利伟整理

评论(

近期,“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在2024(第二十二届)水业战略论坛期间举办友谊夜话,众多行业翘楚和双百联盟的核心成员单位代表出席,在“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秘书处秘书长、E20研究院副院长肖琼主持下,共探污水行业高质六化的落地路径。

水务行业正处在产业化浪潮中,高质六化(精细化、智能化、资源化、低碳化、生态化、社会化)已成为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领跑企业也在深度探索和实践中打造了行业的标杆典范。然而,内外交困的宏观环境之下,水务企业面临需求提升、政府支付能力下降、业绩与利润增长压力等多重挑战,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降本提质增效,这也是高质六化如何落地的核心问题。

近期,“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在2024(第二十二届)水业战略论坛期间举办友谊夜话,众多行业翘楚和双百联盟的核心成员单位代表出席,在“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秘书处秘书长、E20研究院副院长肖琼主持下,共探污水行业高质六化的落地路径。

微信图片_20240524095610.png

01钱不够的情况下如何让高质六化落地?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博士、教授级高工曹斌在引导发言中指出,行业发展有四个核心动力关键词:价值、系统、链接和创新,应当扩展水务行业的价值链,通过系统论方法整合促进价值延伸,各角色在生态系统中协作创造价值,并将创新作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

自2020年7月,E20环境平台携手行业领跑企业共同筹备发起“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历经四年,双百联盟已为行业推选94座标杆水厂,这些标杆厂成为了行业迈向高质六化的先锋军和榜样,代表了当前污水处理行业的先进生产力。但以往高投入式的发展难以复制,如何引领全行业以更经济、更高效的方式实现高质六化是标杆行动的重要任务。

微信图片_20240524095614.png

曹斌

曹斌进一步指出,标杆水厂面临的现状可以用三个“没”来描述:没钱、没动力、没目标。资金短缺是普遍问题;政策、资本及规模效应驱动力减弱之后缺乏新的动力来源;智能化、绿色化、一体化等发展目标的具体实施路径不清晰。解决这三个问题,或是我们找到发展出路的关键。

具体而言,为实现高质六化,水厂需要解决四大问题:一是转变高投入、见效难、重复式改造的发展方式;二是对传统水务百年范式进行创新突破,产品化是一个突破口;三是高效利用闲置时间和空间资源变现,如结合光伏与储能应用提升经济价值,挖掘数据潜力优化处理效率;四是面对大集中、大管网、大水厂运维挑战,通过智能化支撑和系统优化,发挥分散式水厂与大水厂之间的协同,焕发“三大”新活力。

这些问题与对策带来了启发:污水处理厂与新兴技术融合是必然趋势,推动实现以资源转化、能源回收、低碳可持续为目标的高质六化成为行业变革的迫切需求。两山系统解决方案为高质六化目标提供降本、提质、增效的实践路径。两山系统解决方案预期为水务行业和水务集团带来五个主要价值:可落地的实施路径、卓有成效的微技改、看得见效益的系统优化、可对价的高品质优选产品、可推广复制的服务品牌。

智能化是构建这一战略的基石,E20环境平台正在推进智能化基座建设,如两山智联™视频智能系统、两山智联云、两山智能伴侣、智能客服等,通过运用五大价值规律理论与五元驱动策略,为实现全面领先而不致成本过度累加的挑战提供解决方案。

微信图片_20240524095619.png

实施路径以标杆厂作为起点,整合四年来“双百跨越”行动中众多专家和水厂的经验、亮点,通过两山系统解决方案进行系统集成,再结合需要进阶的场景,由浅入深逐步落地。

02六化让行业看到标杆力量要坚定信心坚持发展

高质六化已成为行业共识的升级方向与战略方向,面对资金压力、动力和目标缺失等共性问题,行业仍需坚定信心坚持发展。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总工张辰表示,既然已经投身这个行业,就要为了行业发展奔走。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长傅涛指出,以“砸钱”方式做“六化”的路径行不通,需要探索新的路径。“两山经济价值理论”提到5个价值工具,核心价值工具是时空变现,着眼于算大账、算长账,对水厂来说就是要在一个厂或厂网系统里面算出自己的时空账。第二个工具是奇点理论,做价值奇点,做好自己卷掉别人;第三个是层级理论,价值链是有高低的,我们要做价值链高端的产品,而不是只满足于无害化;第四个是链接理论,链接创造价值,重视闲置资源的价值发现。

微信图片_20240524095622.png

傅涛

他表示,两山经济讲究如何少花钱做好生态文明这件事,双百联盟之所以敢提不花钱实现“六化”目标,是因为在标杆厂评审实践中许多公司在项目中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相同的服务或产品,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采购模式,导致成本高昂。解决方案是将服务产品化、标准化,以规模实现成本降低。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陈广表示,标杆水厂项目不仅建立了可比较的数据库和方法论,促进了内部管理的自我提升,标杆厂建设过程中的产品化更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包括技术产品化和服务产品化。他表示,即便当下面临资金与动力难题,坚持标杆建设的内在价值与长期潜力,终将吸引外界认可与支持。

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涛指出,《三体》中说“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文明,需要通过标杆和标准提升产业水平。对于企业而言,平衡眼前生存与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就如同穿珍珠项链,想要一条很美的项链,只能一颗珍珠一颗珍珠地穿,六化为我们指明了路径,企业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实现。

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韦洋表示,六化指标相辅相成、互进互利,为行业树立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制定标准的企业能长期生存,感谢联盟为行业树立六化标杆。

作为“六化”专家团队成员之一,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杭世珺指出,六化标准还需持续深化,未来要真正成为行业标杆并获得政府认可。

03用好产品与智能工具以标准化的智能产品统领大市场

数字化与大模型代表着行业趋势,水务行业经历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逐渐走向智能化。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春生认为,由于行业缺少市场规模集中度,各自为战现象较为普遍,产品化能更好统领大市场,而产品需要标准化和智能化,产品化过程也将促进水务行业向共同迈向高质量发展目标。

傅涛指出,将项目成果转化为标准化产品,利用规模经济大幅降低成本是关键,E20于去年3月发布的金科环境“新水岛®”产品就实现了低价量产。他指出,如果没有标准全部采用定制,每个智能化产品都是天价。双百联盟正在尝试将行业智能应用标准化、产品化,使成本降低,包括两山智联™视频智能系统、两山智联产品智能伴侣都是这样的尝试。

李涛持相似观点,他指出技术产品化、智能化是实现六化目标的工具,经过逐步积累,行业方可最终实现产业升级。

张辰则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他表示随着百度智能云及大模型的发展,探索构建符合“六化”领跑者的数字孪生模型已是可行之路,行业应携手朝这一先进标杆迈进;数字化与大模型代表着行业趋势,持续学习和创新是每个从业者未来生存的关键。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邢俊义在发言中描述了未来专业的智能水务公司,他指出智慧化转型对于行业至关重要,将经验转化为知识并通过AI技术应用,可实现运营服务的标准化与优化,行业最终可能出现类似于百度这样的智能服务平台,提供高效、智能的运营服务,使资产持有者与专业运营平台分离。

百度智能云水务行业解决方案总监汪秋婉从智能在行业落地应用角度指出,百度作为行业参与者,致力于为生态治理全局最优提供技术支持,大模型只有得到大规模应用才能体现性价比,百度响应“三共机制”,作为技术提供方提供AI底座,但在行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需要与E20环境平台及广大水务企业合作才能落地。

杭世珺进一步结合智能在行业中的应用场景指出,用好智慧化手段实现按效计费,通过厂网联动平衡供需,她还呼吁数据共享,期待行业整合标杆厂数据以构建精准模型。

04反对低效研发基于产品才能实现集采

“六化”初心是甄选100个品牌作为污水处理行业的标杆,继而影响大量污水处理厂。实现“六化”目标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投入,而技术及功能的产品化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关键途径。产品化不仅让设备具备特定名称和智能系统,还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经济性,减少了人力需求。服务产品化亦可通过规模化运营如同连锁经营,有效降低单位成本。

傅涛指出,鼓励采用外部专业产品和服务,反对低效研发,为工程项目做的研发体系和为产品做的研发体系是两回事,工程研发体系需要重复做,产品研发体系却有通用性,呼吁企业守住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做产品体系研发,搭建行业生态系统,基于产品才能实现集采,集采可以分摊研发成本,从而降低行业高质六化成本。

对此,在座多位嘉宾表示认同。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北水未来科技公司总经理冒建华建议,面对行业共性技术问题,筹建行业共享研发中心降低研发成本,避免各自为政浪费资源。同时,通过设备集采也可以降低成本。

广东省广业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芳伟建议,发挥E20环境平台及其在共建共享方面的潜力,特别是行业内的设备采购,探索成立环保设备采购平台以降低成本。鼓励会员企业与E20平台合作,针对性地实施降本增效策略。

中信环境技术总裁助理兼水务运营中心总经理张晓红指出,通过E20平台连接服务和产品,可以实现成本效益。

中国水环境集团总裁助理兼工程技术中心执行主任庞洪涛给出了类似观点,他指出荷兰企业在面对共同技术问题时,倾向于通过合作研发解决,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技术的快速研发和应用。

05低碳化并非口号实现低碳化需依托明确目标和路径

低碳化需具体实施而非空洞口号,需依托精确数据和方法制定目标及实现路径。

庞洪涛表示,向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行业来说挑战很大,大家也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伟表示,低碳化不是口号或负担,通过实施低碳化措施,如利用太阳能,水厂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陈广表示,在相应领域探索成熟的产品与技术可对外输出,如探索水源热泵应用等低碳、低成本解决方案,不仅实现环保目标,还能创造经济效益,甚至开拓新的收入来源。

杭世珺指出,低碳化不是口号,节能降耗也是低碳。她鼓励跨界合作,自主研发关键材料和技术,以解决行业依赖进口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六化内涵。

06永恒的话题就是怎样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基于行业所困与共同关注,永恒的话题就是如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邢俊义指出,环保需要持续投入并处理无序性增长的问题,治理成本是最应考虑的因素。按效付费是合理的,它根据污染物去除量和总量减少来付费,鼓励企业提高治理效率,减少排污量,澳门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参考。未来,环保领域技术发展可能以AI和智能为核心,治理层面将通过价格,经济机制和治理机制的深刻调整来降低成本,实现更高效的环保管理。

冒建华指出,现有的管理标准虽提升了内部效率,却未能解决价格与服务质量的匹配问题。在可把控范围内,企业要少花冤枉钱、少花低效的钱,做好多业态的协同,向存量资产挖掘利润。在开源方面,水务企业还是应专注于核心业务,供热等外围业务可以与其他专业公司合作,形成互利的生态系统,而非各自为政。

孙芳伟表示,广业环保集团去年引入五家央企竞争,有效降低了光伏项目成本,并实施了尾水发电和储能项目。

李涛表示,当下可能需要从跨界融合和集成创新来破题。他认为,存量项目应聚焦低成本高效益改造,如提升负荷率、利用新能源;增量或改扩建项目则需考虑全生命周期和全要素成本,实现性价比最优。

杭世珺同样强调,针对现有设施,强调预处理重要性,通过低成本非土建方式改进存量资产。在新建项目中,提倡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做全链条优化。

张晓红认为,污水处理厂工艺向前端服务,也可挖掘出更大的利润池。

傅涛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将污水处理厂视为再生水厂或净化水厂,跳出厂外就会发现我们有能源储备、有时间价值,可挖掘空间很大,高质六化完全可以做到不花钱甚至挣钱来做。

行业的产品化路径已开启,基于产品才能集采,促进成本节约。傅涛宣布,E20正在组建产品展示中心,7月1日将正式搬入新的办公场地,用以展示和推广类似金科环境“新水岛®”这类的技术创新产品,用这些产品支撑“高质六化”实现,以更好地降低成本、提高专业度。下一步将组织参观学习标杆厂,推动形成行业标准与集采机制。

附:双百夜话嘉宾名单

微信图片_20240524095626.png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