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观察】环境产业这一轮的“国进民退”

时间:2019-06-21 09:0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艳茹

评论(

带有公用属性的环境产业,在市场化进程中,曾多次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不适应性”-----几乎每次宏观调控和经济低迷,都伴随有产业内“国长民消”的忧虑。而这一次的风,看起来比以往每一次都要强劲。

现 象

在前几年的环境产业,对于“国进民退”的抱怨大多的因为跨界而来的“野蛮人”。以多家央企为代表,密集成立了一波进军产业的环保公司,包括葛洲坝、中化环保、中交环保、招商生态等。这些野蛮人背景雄厚,却也勤勤恳恳拿项目、下场抢标,间或并购几家企业整合技术。而随着去年以来行业的“速冻”,“国进民退”到了更为深刻的层面。

国资抄底更深入

2018年至今,环境产业国资入股案例已出现十余起。代表案例如下所示。

image.png

与前几年业内参股合作、打通上下游生态链的模式相比,这一轮交易多为控制权转让;与此前成立环保企业、进军环保领域的“野蛮人”相比,这一轮的国资更加陌生,川能集团、中建启明、中国城乡、雄安集团等新面孔陆续登场。

地方环保平台集中成立

与环保民企的“消失”相对应,多地地方政府/地方国资控股的环境企业正相继成立。尽管在过去几十年的公建公营中,也存在大量环境类专营国有公司。但在近期,国资密集设立生态环保专营平台却有渐成风潮之势。

省级层面,已有河南城投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辽宁省环保集团、陕西省环保集团、浙江省环保集团、山东环保产业集团、山西省环境集团,以及新近成立的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等。市级/县级则数不胜数,近期典型案例包括:

2018年5月,沈阳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沈阳城投环保产业有限公司;2018年9月,阜新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阜新市生态环境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西安生态环保产业投资有限公司;2019年2月,重庆市万州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重庆建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3月,海阳市财政局成立海阳市海发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19年3月,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成立福州市城投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对此,有PPP专家表示,这种情况与民营环保公司(包括上市公司)不能自保、需要补位,以及外来投资者难以管控等外界因素有关,同时也或将成为地方国企或平台公司资产运作的抓手。

经营状况差距拉开

在股权变动之外,另一较为普遍的情况是环境企业净利润的持续下滑。据中国水网统计,2018年度,上市环境企业净利润正增长的企业不到半数,营收增加、净利润却为负的企业大幅增多。在中国水网统计的百余家环境上市企业中,净利润变化幅度在-50%以下的上市环境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的企业、以及净现金流排名的后20位,无一例外是民营企业。(相关阅读→ 一文看完101家环保上市公司2018年报及市场变化)

而经营性现金流较好的企业多为水务企业,其中,地方区域水务公司的经营优势显著,这与区域水务公司手中大量的经营性水务资产有着直接联系。(相关阅读→大A股上市环境企业净现金流排行,仅小半为正数)

融资方面的实力差距则更为显著。光大环保公用研究的一份报告中显示,观察2017年底以来环保行业央企、国企以及民营企业的单季度筹资现金流入情况,可以发现,在2019年第一季度,央企的融资情况持续回暖,国企的融资情况相对稳定,而民企的融资情况虽然较2018年前三个季度相比有所改善,但较2018第四季度的高点则有所下滑。同时,“混改”概念的15家公司自2018三季度以来保持着筹资现金流入的持续增长。

原 因

从出售股权的环境企业角度来看,无疑有着诸多原因可以总结:在融资环境趋紧的环境下扩张过速,越来越大的区域型环境项目需要企业综合能力的大幅升级,行业需要往质量更高、效率更快、能力更强等方面去提升。而若将企业命运放到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看,这些会否是偶然中的必然?

主动or被动去杠杆

所谓的“国进民退”,其实是去杠杆、去产能等政策对大型与小型企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呈现出的明显不同的分化影响。从2015年末开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了主动去杠杆进程。近两年来,降低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成为结构性去杠杆的重要攻坚任务。在去年底,便有研究机构判断:“不会因主动去杠杆而免去被动去杠杆,主动去杠杆过程已到了后期。”

主动去杠杆的对面是“被动去杠杆”。在国企去杠杆攻坚任务取得成绩、国资负债率平稳下降的同时,民营负债率却持续高企。随着市场影响的扩散,去杠杆呈现出了另一种形式:投资方撤资、机构做空、股市下跌,当股权质押融资的抵押股权价格跌至平仓线后,面临被强制平仓的压力。

加上国家严控地方PPP项目融资、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享受了“产能收缩+需求韧性”利好下的量价齐升,但部分民营企业、小型企业出现了负向效果,呈现为“冰火两重天”。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贷款方面出现玻璃门、弹簧门,股市跌幅过半,环保行业的融资渠道所剩无几。在此情况下,现金充裕的国有资本更容易达成收购交易。

地方政府的谋生瓶颈

从4万亿投资开始,政府对基建拉动经济的热情高涨,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渐蔓延至环境产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成为少量能够承受起重资产之重的行业之一,引发了一个不长不短的繁荣期。不论是社会层面还是环境产业,基建拉动实际上是不可持续的。加上债务的重担,地方政府今后“不得不谋发展”。

类似的发展活力需求也是央企国企的掣肘之一。为解决上述问题,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向各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印发《关于印发<国务院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2019年版)>的通知》,鼓励企业战略创新。通知授权董事会在主业范围外,根据需要和布局,培育发展1-3个新业务领域;国资委同意后,视同主业管理;授权董事会决定主业范围内的计划外新增股权投资项目。行业人士认为,该文件很大程度上为国资并购民营企业提供了便利。

12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