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富凯迪沃王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矿化、脱氮、除磷、污泥零排放集成技术

时间:2018-06-25 10:0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徐冰冰整理

评论(

富凯迪沃(天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凯迪沃”)多年深耕污水处理领域,在2018(第四届)环境施治论坛上,富凯迪沃技术总监王昶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矿化、脱氮、除磷、污泥零排放的集成技术。同时,富凯迪沃天津市宝坻区2017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旱厕改造项目喜获2018年度中国农村污水处理优秀案例。

image.png

王昶 富凯迪沃技术总监

农村生活污水归一模块化处理模式

富凯迪沃的农村生活污水归一模块化处理模式能实现矿化、脱氮、除磷以及活性污泥的减量化。农村生活污水归一模块化净化槽串并联系统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截至2018年5月,已在天津市西青区、宁河区、静海区、武清区、蓟县、津南区、滨海新区以及宝坻区建立了村镇260多个处理站点。除此之外,还有广东的湛江、江苏省的扬州、河北的邯郸市、安徽省的马鞍山、宁夏自治区的平罗县以及山东的德州市等50多处理站。由于对山东德州市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德州市政府授予王昶现代首席专家和天衢人才大使。

image.png

FK-SJC水解槽是一个专利产品,与化粪池有着截然不同,它是由厌氧水解区、生物滤床区和好氧区构成,能够让不同的家庭生活污水归一化,形成水溶性的污水,大大地降低了后续的管网管径要求以及生化处理负荷。它利用污水中的硅酸盐颗粒物自身的重力,自由沉降到底部,与污水分离。厌氧微生物产生的气体使有机颗粒物以及胶体等上浮。好氧区的微生物以及后生动物进一步快速分解所形成的浮渣。生物滤床增大了水相中的微生物浓度,加快了水解过程,可以降低后续的生化负荷和提高管道的流通性。

image.png

王昶介绍了微曝和环流曝气两种曝气方式的优缺点,微曝可以提高污水中的含氧量,但能耗大,另外生物的流体边界层阻力大,物质传递差,所以生物膜的微生物与污染物的接触就弱,生物分解速度就慢。

环流曝气依靠曝气气流,槽内的流体可以形成自上往下的环流,对生物膜不易产生冲击,而且生物膜的流体边界层变薄,物质传递阻力小,生物膜的微生物与污染物的接触增强,分解速度增快。但环流曝气中部曝气气流较强,会引起局部生物膜生长困难,降低部分生物滤床的有效利用率。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农村生活污水归一模块化处理模式与生态湿地的耦合工艺

此外,富凯迪沃还研发了平推流和全混流模式耦合技术、归一化预处理的水解技术、多台净化槽串并联集成技术等集成技术。

其中,农村生活污水归一模块化处理模式与生态湿地的耦合工艺具有以下创新点:

1. 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的技术问题,也解决了相对集中过程中的收水问题,利用特有的技术将复杂的污水变为可溶性污水,减少管网投资。

2. 通过内部的曝气区域的增减以及气泵曝气量的调节,实现多户联用,同时还可以建立A-O-A-O系统。多台新型净化槽的串并联,实现大范围的、相对集中的处理。

3. 即使是雨水混合的系统,也可以通过掌握的分流技术,实现可控的相对集中的处理。

4. 新型净化槽系统采用生物滤床和环流曝气,抑制了活性污泥产生(产生的污泥不可思议的少)。

5. 归一模块化处理系统不受地理与环境的影响、投资费用低、运行和运维费用低。

6. 铁盐与生态滤床的耦合技术。利用磷酸铁溶度积小的原理,让分子级的磷酸盐在生态滤床中吸附沉积,实现对磷的深度处理

王昶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归一模块化处理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了农村分散式处理的关键问题。生化处理单元(新型净化槽系统)+ 生态处理单元(人工湿地或滤床)的组合能够更好地适合于排放标准。生态处理单元绝不是处理碳源污染物的最佳工艺,用生态处理单元来掩盖生化处理单元的不足,是不可能长期稳定运行。

膜分离生物反应器、水处理等概念解读

王昶现场针对膜分离生物反应器、水处理、人工湿地(生态滤池)等概念进行了自身的解读。

王昶指出,膜分离生物反应器(MBR),绝不是生物膜反应器,也不是膜生物反应器,而是膜分离生物反应器的实际含义。如果用于活性污泥反应器的话,显然出水水质就应该由活性污泥处理效果所决定,因为活性污泥属于二级生化处理,膜分离工艺的叠加只不过是减少了二沉池以及提高了反应器内内部的生物量,提高了单位体积处理能力,而不是处理效果,严格来说达不到一级A排放要求。该工艺并没有排除污泥的排放,也不会改变活性污泥法的实质内容。

12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