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人物】PPP玩家刘世坚:必要时,去影响游戏规则的制定

时间:2017-09-06 09:51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李艳茹

评论(

在外人看起来,刘世坚的脾气秉性似乎都还不够“像”一个知名专家。E20研究院在拥挤的地下室组织的小型PPP沙龙,他愿意开车从亦庄奔到西北五环,与圈内好友们“互喷”几句就走,全程只有一盒盒饭也无所谓;商业培训发给他的邀请,则是百般推脱。收到自己在各大会议中的发言照片,他的第一关注点是——我有双下巴了吗?

blob.png

很多人觉得刘世坚不太像一个律师。他的关注重心大多时候不在实操层面,而更倾向于从全局角度观察法律法规体系的框架及走向。他的对外言论中,思考与解读远远多于案例讲解。

而在另一些人眼里,这个“不像律师的律师”又是不可替代的:性格通达,能够接受观点各异的人,乐于与他们以各种形式展开探讨,并特意组建“P3带路”系列微信交流群,为PPP相关人群提供交流平台;专业背景丰富,经济学、工学、法律等行业知识及思维在他身上融会贯通并被纳入其话语逻辑体系,构筑出了一个视角独特、难以复制的刘世坚。

P3带路,灌水先行

刘世坚的微信名叫“灌水大帝”,个性签名是“P3带路,灌水先行”,称呼同行为“PPPers”或 “ABSers”,几乎都是业内心领神会的“黑话”。P3是PPP的另类简称,“带路”是“一带一路”的缩写,“PPPers”和“ABSers”则是刘世坚对PPP、ABS领域从业人员的昵称,“灌水”意指发帖发言,“灌水大帝”则是多年前周边好友给活跃分子刘世坚起的代号。

刘世坚的灌水历史要从MSN时代开始算起。当时,互联网大幕刚刚拉开,上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不是一件方便的事情,刘世坚开始对信息收集、整理、筛选产生兴趣,他逛社区、逛论坛,顺着爱好或者思路深入搜索。偶有所得,他便给朋友群发邮件,分享所见所感。

微信时代到来后,刘世坚意识到信息媒介、传播形态都有了颠覆性的变化:连接界面更宽,互动性更强,对目标群体的作用力大大增强。此时也是PPP圈重新组合的时间段。2014年,国发[2014]60号文、财金113 号等系列文件的颁发开启了PPP元年。此前,行业圈子小,专业从业人员不多;文件发布之后,从周边各行转化而来的PPP玩家大量出现,圈子里骤然间热闹起来,人气在网上聚集。渐渐,行业交流平台也借助微信大量涌现,但由于群友背景多元、水平良莠不齐,多数微信群都在短暂火爆之后逐渐归于平静。

刘世坚将圈子里的人称为“PPP玩家”,把PPP圈比作刚开服不久、群雄逐鹿的竞技场。作为一个资深玩家,他希望在游戏里享受到游戏的快乐,并产生商业价值。“这就一定要熟悉游戏规则,必要的时候,去影响游戏规则的制定。”2015年4月,刘世坚组建了第一个微信交流群,并为之赋词一首:“为P3之大计,带路之伟业,我群诸公自应奋起,勤于任事,居庙堂之高则立法以御天下,处江湖之远则实干以见真知。余虽浅陋,愿与诸君分享P3实务之偶得,朝花夕拾,历久则弥香。”

“一带一路+PPP”微信群是个500人的大群,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金融机构、投资人、政府部门和高校的相关人士均可入内,但长期潜水的有被踢出去的风险。讨论一段时间后,刘世坚从大群里筛选出一些有想法、有观点、有研究,而且对PPP话题确有兴趣的人,组建了一个深度小群——P3带路迷你群;而后又再度优中选优,从迷你群中筛出少数人,组建了“P3带路研究群”。经过几年发展积累,目前研究群里的人数只有100出头,但是学术及实务层面的讨论氛围极其浓厚。

到目前为止,P3带路群里被踢的已有好几百人。刘世坚不在乎群内人数多少,也不太在意不定期“清群”可能招致的反感。在循环更新、持续探讨的生态之下,P3带路群始终维持着较高的活跃度,圈内大多数知名人士日夜“沉醉”其中,不断发表原创文章、独立观点,相互辩论和启发。线上讨论之外,群友们还会时常在各处PPP会议、论坛及其它活动中碰面,视野和人脉相得益彰。“只要带着抱着单纯的交流讨论的目的加入,在P3带路群里就会待得很舒服”。

在PPP新一轮浪潮到来两年之后,刘世坚越发肯定:只有不停止思考,在PPP的前沿阵地才会不断有新的东西需要表达,相关创新才不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如果将所有精力放在拉关系、跑业务上,不去关注PPP的立法与演进,PPPers的原创思想很快就会枯竭,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在这波PPP浪潮里,刘世坚有着颇高的起点,也希望在演化过程中能够看到更多,做得更好。

在高度活跃的P3带路系列群中,有着相当高的思考成果产出:群内讨论过程,形成“群友发言集锦”几十期;群友个人观点性文章层出不穷,已发布数百篇;在立法及规范文件制定层面,P3带路群堪称民间研讨主要阵地,为PPP的立法工作的推进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力。“P3带路群主”成了刘世坚最具辨识度的身份,外面的人称呼他为“刘律”,熟悉的朋友则喊他“群主”或“大帝”。

江湖与庙堂

1998年,刘世坚加入大地桥基础设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次出差就去了成都,参加当时国家计委的试点——成都自来水六厂B厂BOT项目的谈判。出于对法律、合同方面的浓厚兴趣,他在工作第三年考了律师执照。加上人大本科的经济学背景,刘世坚已算是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高度复合的从业人员。通过律考后,他在2001年转行到了以基础设施投融资业务见长的君屹律师事务所;2007年,君屹团队整体加盟君合律师事务所,成立基础设施与项目融资业务组,刘世坚是该组合伙人之一。

2009年,刘世坚前往美国杜克大学法学院,读完了一年的硕士课程。此前,刘世坚没有法学背景,对排名全球前十的杜克法学院怀有相当的憧憬与新鲜感。他按照自己的喜好选了大量的基础性课程,宪法、民事诉讼法等,这些课程专业性强、阅读量大、课程难度高,班中多为美国本土学生,中国人较为少见,以至于不时有同学对他表示好奇。“美国法学院是精英荟萃的地方,相互之间的激励和竞争都非常明显。”第一个学期有点困难,课后需要回放录音复习;到第二个学期,刘世坚已开始享受学习过程。

在刘世坚看来,由于专业跨度大,自身在看待、思考问题方面少有束缚。当前身份是律师,但他更愿意从律师与咨询顾问复合的角度,发现法律问题及实操难点,并思考如何去解决它。

做了3年咨询、16年的律师,刘世坚遇到了PPP。2014年以来,相关规范文件的密集出台,国家财政部、发展改革委的PPP专家库先后设立。即使是入库专家,也不是固化的生态,而是不断流动淘汰的过程。刘世坚被定向邀请加入双库。此后,虽然身处江湖之远,他也开始参与了前文中所述的“居庙堂之高”之人才能从事的PPP立法工作,乐此不疲。

有机会参与立法,在刘世坚看来,有着特别重大的责任,以及光荣的使命感。具体而言,他在PPP立法中被分配的主要任务,是对相关政策协调和法律冲突进行研究。在得到君合管理层的首肯和支持后,刘世坚组建团队,分工协作,着手对所有与PPP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梳理。过程琐碎艰苦,也谈不上商业价值,但刘世坚却做得愉悦而满足。“这是一件需要情怀才能完成并且做好的事,我们的团队是好样的”。

也许是“使命感”驱动,也许是兴趣所在,刘世坚这两年在PPP立法方面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非常之多。“时间上的占用是肯定的,同时也是知识积累和应用上的巨大挑战”。PPP的综合性非常强,参与到具体的立法工作之中,很容易碰到自己不熟悉的专业范畴,以及在不同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不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能只想着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必须学会理解对方,再酌情调整自己的观点。在这个层面,模仿和抄袭都没有意义,只有真正形成自己的观点和逻辑体系才会有实际意义,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刘世坚心态开放、具有相当的灵活度。对他来说,打破自己的局限并非难事,反而是某种自我完善的需求。他参加过多种层面的论坛与会议,包括国家发改委的特许经营法立法专家小组成立大会、联合国的PPP会议和论坛等。在所有会议上,他均无完整讲稿,只有提纲。根据现场讨论及互动情况而定的即兴发挥,是他最喜欢的演讲方式。而由于接受理解、归纳总结能力强,他也从未给会议或论坛造成不便。“我不喜欢自我重复,或许宣讲成型内容同样有价值,但我更倾向于探讨临时迸发的灵感火花。”他盼望即时的、更有张力的直接互动,或许还在隐隐盼望着某一天被彻底说服和颠覆。

“成名”之后

今年年初,一家出版社找到刘世坚,希望他出一本关于PPP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专著。刘世坚想以时间太少婉拒,对方却表示:“您把这两年写的东西梳理一下就行。”刘世坚这才发现自己在PPP领域已走出很远。由于文字多是思考后的有感而发,与PPP发展过程脉络契合,在行业看来便是颇具参考价值、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

今年以来,刘世坚逐渐成了“名人”。入选两大部委的PPP专家库,身处PPP核心圈,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有积淀、有创新的实力派,个人品牌效益很快显现:多处伸出橄榄枝,盼其前往发言或授课;受邀多次走进联合国PPP论坛,在国际舞台上介绍中国PPP发展的经验。

面对忽然而至的名气,刘世坚感到“如履薄冰”。并非害怕失去,而是面对新的局面,希望将事情做得更好的愿望,与自身精力、认知之间的矛盾让他无法停歇。在PPP双库专家名单被媒体公布之后,刘世坚在朋友圈写道:“入库是好事,更是责任与激励,其实没什么好自得的。中国PPP的发展千头万绪,任重而道远” 。

blob.png

12

编辑:程彩云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