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天水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印发(附政策全文)

时间:2017-05-04 16:11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二是污染减排压力巨大。由于我市工业治理和结构调整项目减排潜力不足,缺少污染减排大项目支撑,特别是县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后日处理量远远低于设计处理量,减排作用发挥不够,对完成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造成较大影响;

三是项目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受财力所限,加之融资渠道单一,导致部分项目提出后无法开展论证建设,有些项目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使项目建成投入运行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不到位,导致大部分实际处理污水量达不到设计处理能力的50%,无法发挥污染防治作用且运行困难。

四是乡镇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不够。规划中列入了大量乡镇污染防治项目,但开展前期论证的较少,更谈不上开工建设,发挥污染防治效益。

五是环保系统监管手段薄弱。环境监测、环境监察、污染事故预警和应急反应等能力较低,还不适应新《环保法》的要求。

第二章 “十三五”环保工作面临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期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各项改革日益深入,环境保护面临重大转型,机遇和挑战并存。

第一节 面临的机遇

一、环境保护地位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得到党中央、国务院日益重视。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严格“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开展生态环境审计,落实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终生负责机制。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报告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环境保护工作必将呈现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配合、公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污染物新增量涨幅进入收窄期。随着调结构,稳增长各项措施的落实,特别是经济增长速度目标值的调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在降低,有利于开创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防治的新局面。

三、环境法治日臻完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实施,地方被赋予部分环境立法权,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有序开展,这些将有力地推进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为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提供强有力的法制支持,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奠定基础。

四、公众环境诉求日益高涨。公众环境权益观增强、环境公平正义诉求与环境质量改善要求提升,要求政府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大污染治理和监管力度,这些将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动力。

五、环境监管体系发生重大改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环境监管体系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完成时间,在“十三五”期间,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的能力。

第二节 面临的挑战

一、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形势十分严峻。天水市水污染物来源以生活源为主,大气污染物来源以冬季采暖燃煤为主。“十二五”期间各县区均建成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短期内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度大,整体污染减排潜力不足,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面临挑战。

二、环境保护投入不能满足发展需要。由于天水经济欠发达,地方财力有限,投入环境保护的资金虽然逐年增加,且在“十二五”末增长幅度较大,但与全市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监管和监测能力建设的要求相比,面临较大挑战。

三、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整体偏弱。目前环境突发事件进入高发期,市级虽然成立了环境应急机构,但各县区无机构,全市整体上环境风险防控专业队伍建设滞后、应急设备不足、信息指挥平台建设滞后,没有建立市县(区)联动防控体系,环境风险防控面临挑战。

四、农村环境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多年来,环境保护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比较突出,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畜禽养殖等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影响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统筹城乡环境保护面临挑战。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环境保护优化发展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持续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坚持守住区域生态红线、行业排污总量、环境准入门槛,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实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环境质量目标。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科学发展,强化保护。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二、环保惠民,促进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优先解决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从源头预防,消除重大环境安全隐患,防止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群体性事件;坚持污染源头和全过程预防,从单纯开展点源污染治理向区域、面源综合治理转变,全面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四、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综合手段,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相互合作和共同行动的环境保护新格局,全面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污染监管力度,推进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环境问题,集中力量,率先突破。

五、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有效解决一些盲目开发、过度开发的问题。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落实部门职责。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发挥市场在保护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1234567...9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