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记忆】8月,向这些“逆行”的环保专家和企业致敬

时间:2015-09-01 16:54

来源:E20环境平台

评论(

8.12天津爆炸事故,震惊国人。事故发生后,环保部启动应急预案,以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等为代表的环保管理者及时亲赴现场,指挥应对。此外,一批环保专家和企业也迅速响应,临危受命,积极参与到事故的救援工作中。本文,即以记忆的方式向这些勇于承担责任、身先士卒的环保专家和企业致敬!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师生参与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事故发生后,环境保护部立即启动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师生第一时间积极投入到应急处置任务中,主要在水环境质量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环保部的部署和要求下,环境学院师生迅速对爆炸后可能发生的次生污染问题展开研究。环境学院教师邱勇和博士后常风民连夜组织实验技术人员探索消除污染工艺方案的试验,为现场救援提供了技术支持;环境学院李广贺教授、王凯军教授和陈超副教授及学生等10余人立即赶赴爆炸事故现场,配备实验和检测设备,直接参加到救援一线。本次应急处置工作也得到了清华其它院系的支持配合,由于氰化物是控制性剧毒化学药品,化学系寇会忠教授为试验紧急提供了所需药品,保证了试验的顺利进行。

环境学院.png


环境学院李广贺、王凯军、陈超参加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组织召开的紧急协调会议

与此同时,环境学院配合环保部协调组织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环保企业,即刻提供四套移动式处理装置支援灾区。同时,与环境学院合作运营公共研究平台的中持依迪亚(北京)环境检测分析股份有限公司火速组成八人检测小组,与学院实验队伍一同进入现场并连夜开展实验工作,为推进现场研究团队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救援现场,王凯军组织清华大学应急团队与天津大学等当地科研机构密切合作,确定工程技术方案,研究多种破氰工艺,快速组建污水应急处理设施。为了实时了解现场情况,王凯军与陈超奔波于扩展区污水处理厂、1号提升泵站破氰设备和东排明渠排海闸口等关键地点。

环能德美:连夜运送污水应急处理装备,争分夺秒参与救援

重压之下,四川环能德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迎难而上,连夜从成都运送污水应急处理装备到天津,争分夺秒参与救援。

接到通知后,环能德美立刻协调天津当地代理公司天津锐创先期调运一台 5000吨/日集装箱式应急超磁净化系统,火速赶往事故现场开展应急处理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救援现场的工作人员被分成了两班,连夜进行安装调试。经过两个昼夜的连续奋战,该污水应急处理装备调试完毕,正式进入工作状态。从设备启运到现场安装与运行,只用了短短48个小时,创造了应急调试的奇迹。

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现场安装调试.png


工作人员对设备进行现场安装调试

在环保部领导与北京水务局沟通,北京市水务局全力支持, 8月24日,环能德美接到北京市水务局指令又迅速做出回应,从总部四川成都紧急调运一台2万吨/日超磁技术大型设备,星夜兼程,紧急驰援天津灾区。

环能德美的最后一张图.jpg


环能德美从总部紧急调运一台20000吨/日超磁技术大型设备运往天津

应急专家组负责处理技术的专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凯军教授与四川环能德美董事长倪明亮进行彻夜洽商,就设备的可行性问题进行全方位系统研讨。

经过研讨,该设备对事故积存的雨污混合污水进行有效处理,为污水达标排海提供有力保障。经过48小时的连续奋战和安装调试,设备很快投入运行。

津膜科技膜技术协助救援工作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距离事发地点不到5公里。8月12日爆炸当夜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迅速组织人员排查安全隐患,安全疏散了正在加班的近20名工作人员。

8月13日,公司全员在开展自救恢复生产的同时,还积极联系救灾指挥部及周边各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积极提供技术支持。

8月21日,津膜科技专家组一行深入承担核心区污水处理的天保污水厂扩展区采集水样。目前根据中试效果,津膜科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膜法水处理解决方案,通过膜法及其他工艺的组合,确保从污水厂出来的水都能达标排放。

未来,津膜科技将按照救灾指挥部的统一安排,继续积极协助天保污水厂完成爆炸事故废水处置和扩展区的升级改造工作。

创业环保:第一时间参与救援,迅速反应做好相关准备

在探讨处置方案时,天津港事故现场专家组曾对周边几家污水处理厂进行比选,最后选定距爆炸现场最近的保税区扩展区污水处理厂,处理雨污管网内的废水与消防废水。天津港爆炸事故应急指挥部也设在这里。

8月13日下午,接到应急指挥部承担处理事故废水任务的通知,作为运营方,天津创业环保有限公司按照事故应急指挥部的事故废水处置方案,迅速做好相关准备。这套处置方案可概括为“四保障、六监测”,具体指的是,事故废水要经历4层保障措施的无害化处理,经过6个环节的水质监测,确定水质达标后再排入海。

事故废水经市政管网进入市政井前进行第一次水质监测,记录废水原始数据,随后废水进入作为第一层保障措施的移动式应急破氰设备,投药剂进行化学处理,将氰化物分解;之后对出水进行第二次水质监测,随后进入作为第二层保障措施的移动式专业臭氧氧化、混凝、活性炭吸附等设备,再进一步无害化处理;出水后进行第三次水质监测。

创业环保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光说,“以上环节均为应对本次爆炸事故新增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保障措施是对氰化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双保险’。经过这些环节后,即进入污水处理标准工艺环节,对这些环节我们也进行了增强。”

威立雅:员工连续奋战参与救援

爆炸事故发生后,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于8月14日凌晨就进入核心区,协助滨海新区相关部门进行外围危险化学品的搜寻、处置工作。从8月23日开始,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就积极的参与到爆炸事故核心区的积水抽取工作中,连续奋战,现在这个区域的积水已经基本被抽干。

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凌表示,“公司的车每一辆都是带自吸泵的,是密封的罐车,都是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这些水初步抽干以后,公司救援队伍会进场进行人工清理,这些水也都拉回公司,妥善处理。 ”

为了快速把这些废水无害化的处置掉,天津合佳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四班三运转。蔡凌介绍,现在废水因为分部在每一个区域,浓度是不一样的,回去之后,要先采样进行检测、采样检测后,浓度稍低的,在物理化学的车间处理,采用的是氧化法进行破氰解毒,最后达标排放。浓度高的水,公司设有两个焚烧炉,这些废水直接用1100度的高温分解掉。

中持依迪亚:积极响应支援需求,用专业态度做好救援工作

8月21日早11:00,中持依迪亚(北京)环境检测分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持检测”)接到天津前线环境应急专家组请求支援的电话,希望公司能够在事故现场准确测定氰化物浓度,从而帮助环境应急专家组尽快制定工艺,破除氰化物,保证达标排放。中持检测立刻布置安排,专人统筹,三个小组着手准备实验物品和人员物资。下午3:00,中持检测天津救援团队一行7人奔赴事故“前线”。下午6:30,支援团队到达目的地——保税区拓展区污水处理厂,他们搬出仪器和实验物品,便立刻投入检测工作,为推进现场研究团队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撑。

救援团队抵达天津后,连夜开展工作,当晚22:00完成现场实验室搭建,并开始进行质控样品测试。24:00第一批样品到达,大家顾不上休息,连夜加班,确保专家组第二天早晨拿到全部实验数据。

中持检测天津救援队成员辛勤工作,争分夺秒取得准确数据.png


中持检测天津救援队成员辛勤工作,争分夺秒取得准确数据

中持检测天津救援团队成员在简陋的实验环境下,还建立了蒸馏、分析、送样留样等功能分区,规范的原始记录,并与专家组之间建立了报告机制。采用双班机制,人停实验不停,完成多达每日上百样品测试,所有样品及时得到分析。目前,氰化物废水的处置工艺已确定,污水应急处理设备已经调试运行。应急团队工作暂时告一段落,后续将在应急专家组的安排下继续工作。

中法水务:主动请缨,进入高危区域进行查漏和维修工作

事故发生后,中法水务位于天津的合作公司天津塘沽中法迅速反应,为天津助力祈福。公司连夜提升各水厂产水量,保证供水管网压力,全力配合抢险救援。全体员工24小时待命,每天定期对爆炸区域管线进行巡查。立即对上游原水事故周边区域出水水质进行采样检测,除日常常规检测指标外还针对氰化钾、硝酸盐、硫酸盐、重金属、三卤甲烷、挥发性有机物等项目进行频密的检测,确保市民饮用水安全。

中法水务.png

天津塘沽中法主动请缨,进入高危区域进行查漏和维修工作,保证水质不受污染。310名员工还伸出援手,为天津事故中罹难和受伤的人员捐款,希望出一份力帮助同胞们渡过难关。

中法水务2.png

天津瑞恒茂:积极参与“8•12”事故救援工作 捐赠防毒面具及饮用水已到位

 天津“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的企业纷纷担负起了应有的责任。除大量捐款捐物外,更多的企业尤其环保类企业选择参与事故的后续救援和环境修复工作中。瑞恒茂集团自8月13日以来一直关注着事故救援进展,并和当地环保部门联系、沟通,希望能够在事故救援及环境恢复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8月19日,天津瑞恒茂集团捐赠防毒面具及饮用纯净水,用于天津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灾难救援、伤员救治及后续救助。

瑞茂恒1.jpg

瑞茂恒2.jpg

作为一家天津市辖区内的专业处理危险废物及废水的环保企业,瑞恒茂集团本着急治理、快恢复的精神,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并且为之后的环境修复工作献言献策,企业非常希望为天津及受灾群众提供应有的帮助,同时,也能够担负起企业相应的责任。19日捐赠的防毒面具及饮用纯净水只是企业社会活动、担负责任的开始。

聚光科技:智能气体远程监测终端为天津人民护航

8月18日,聚光科技安全事业部接到奋斗在天津救援一线的聚光实验室和环境事业部同事的反馈,天津市环保局希望能对现场爆炸核心区域周边的剧毒气体(氰化氢、VOC、硫化氢、氨气等)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并将监测数据远传至救援指挥部,安全事业部技术支持部沈经理立即召集制造部、研发部的相关同事,迅速组织GRTU-200YG型智能气体远程监测终端的生产。由于需求非常突然,智能气体远程测量终端中的氰化氢传感器公司没有安全库存,得知供应商在上海有5颗传感器库存,技术支持部的一位小女生直接从杭州火速奔赴上海取回了这5颗传感器,整个设备的组装、调试等从早上9:00一直奋战到次日凌晨1:30。

1.png

次日早上5:00,5台GRTU-200智能气体远程监测终端全部调试、装箱完毕,蓄势待发,公司物流部邱经理安排了一辆专车由两名司机轮流驾驶保证设备及时运到天津。

由于山东境内19日当天雨量较大,物流专车比原定的时间晚了几个小时,到19日夜里12时才送达天津。8月20日上午7时,安全事业部的沈经理、韩工和现场实验室事业部同事以及环境事业部天津办事处刘主任等几人一起带着5台智能气体远程监测终端到达 6号大气固定监测点,和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魏工进行了简单的对接后,直接开始进行数据监测和远传工作。

2.png

实时测量、采集、上报的GRTU-200-YG智能气体远程监测终端的监测数据,给天津市环保局及环科院提供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测量数据作为参考,也减轻了环保局工作人员原先所有点位必须亲自到现场采样、分析、数据统计分析的负担。

日前,国务院应急办副巡视员陈胜代表国务院应急办,现场查看“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环境处理处置情况,并到环境应急监测点慰问始终坚守岗位的环保工作人员。强调,环保工作是当前事故处置的重点之一,一定要科学妥善做好事故含氰废水的处置工作,确保不让一滴超标废水入海。对于环保工作者来说,任务仍然很艰巨,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做好事故的后续应急处理工作。

这肯定不是全部,但代表了行业的承担,感谢一直以来坚守在救援一线的全体工作人员,向奋战在一线的环保工作者致敬。

编辑: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