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第十期环境讲坛:聚焦“饮水安全”

时间:2012-05-29 15:2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成杨

评论(

2012年还未走完第五个月份,水污染事件就已发生多起,广西龙江、江苏镇江、湖北武汉等地先后出现重大饮用水污染事件,早在年初就有业内人士担忧,生活饮用水或将继PM2.5之后,成为又一个引发公众强烈反响的社会焦点。果不其然,5月份关于“我国自来水出厂合格率仅为50%”的报道再次将饮水安全推上了风口浪尖。再过不到40天,《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就将开始强制执行,大限将至,供水企业又是否做好了准备。

带着系列问题,中国水网、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搜狐公益联合举行第十期环境讲坛,邀请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我国供水领域资深专家王占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安全检测室主任、新国标主要起草人之一鄂学礼,珠海水务集团供水业务部主任王杭州,广州自来水公司水质部工程师朱争亮共同探讨“饮水安全”话题。

第十期环境讲坛嘉宾,从左至右依次为:广州自来水公司水质部工程师朱争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水质安全检测室主任鄂学礼、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我国供水领域资深专家王占生、珠海水务集团供水业务部主任王杭州

安全保障顽疾何在

一滴水进入千家万户需要历经一场漫长的旅程,从水源地到自来水厂、经供水管网再至二次供水设施,最后进入各家的水龙头,这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对到户水水质产生影响。

近30余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水源地的污染情况也不断加重。王占生表示,在水源地未被破坏的前提下,“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传统工艺仍可继续沿用,但随着水源地污染情况的不断加剧,水厂升级改造、提升工艺水平就已成了必然的选择。他介绍,针对浊度、臭味等感官性的指标,可通过絮凝剂、消毒剂等方式解决,对于耗氧量、有机污染物等问题则建议增加活性炭、简化预氧化环节来应对。保障饮水安全,深入改造、加强监测两者缺一不可。

新国标深入解读

作为新国标的主要起草人之一,鄂学礼在环境讲坛上对新国标进行了解读。他介绍,7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继1985年后的第二个国家级饮用水水质标准。

近30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质产生影响的各类物质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检测指标由35项增加到106项。具体来看,毒理性指标中的有机物由5项增至53项,无机物由10项增至21项;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中则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等;饮水消毒剂也有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碳。

鄂学礼表示,根据新情况,新国标中对以下四类物质予以了特别关注:有机污染物,上世纪末由人工合成的诸多物质进入环境中,在一些情况下长期存留,对人体产生危害。藻类,国内自南到北,包括黑龙江、青海等地都已发现藻类的痕迹,作为一种单细胞植物,藻类一旦生成就易年年出现,2007年无锡太湖的蓝藻大面积爆发就曾带来广泛影响;重金属,包括铁锰锌铜等在内的重金属是近年重大水污染事件的罪魁祸首之一,新国标中也将原有的5项检测指标扩大到19项;另外,以杀虫剂、除草剂为代表的一些农药残余物质及微生物中的“两虫”也都是新国标的新增检测指标

一线水司现身说法

参与此次讲坛的珠海水司及广州水司经多年努力,均已提前达到新国标要求,讲坛上,他们分享了各自的经验:

六道关口保驾护航。水源地、水厂各环节、综合中心化验所、行业主管部门、水质检测中心、疾控中心等第三方监测机构,六道检测关口保障入户水质安全。

逆向调控确保安全。以管网水质状况反过来调控出厂水质,充分考虑后续管网情况保证入户水达到相关标准。

流域监控应对突发事件。珠海、广州等地搭建流域水质网,将西江、东江、北江等流域的上下游检测数据实时共享,如有突发事件,可为各地水司提供宝贵的应对时间,保障整体供水安全。

另一方面,两地根据自身情况,也开展了多项保障饮水安全的措施。多水源系统是珠海保障水质安全的又一个要素,该系统特点是水库之间通过隧道彼此联通,如果一个水源出现问题就可及时进行切换来规避风险。广州则通过亚洲最大规模的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项目、东部水厂生物处理改造等提标改造工程,加强了水厂的深化处理能力。

水质公开势在必行

2009年住建部开展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水质大普查,但检测结果直至本月被媒体报道后才为公众所知,信息的不对等直接导致了公众的信任匮乏和信心缺失。几位嘉宾纷纷表示,水质公开势在必行。

两位水司代表介绍,将自身及第三方的检测数据每月在网络及显著位置进行公示,邀请公众参观水厂都是企业着重加强的公众沟通工作。

“知情权的提升会直接降低老百姓的怀疑态度”,鄂学礼表示,住建部2009年的调查涉及全国4000余家水厂,各地水平参差不齐,极易造成饮用水水质整体恶化的负面影响。他建议以城市为单位,每月公布相关水质数据,让百姓切切实实了解身边的水是否安全,这也对水厂及整个城市的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占生同样强调,只有主动公布水质指标才能使百姓放心。向公众普及供水整个流程,了解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情况,既能避免水厂陷入“替罪羊”的困境,也能提升对水源地的保护意识。如若遇到水质不合格情况,加强公众沟通,及时承认问题,细化整改办法也将避免类似质疑的产生。

饮水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我们喝的水到底什么样,新的国标到底新在了哪里,一线水厂如何运转,供水全过程又包括几个环节,只有将各个问题说清楚讲明白,才有可能减少公众质疑,各方协调一致、脚踏实地的保障“饮水安全”。
 

编辑:成杨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