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中国战略新兴杂志:论看待供给侧改革的三个角度和在环保产业的四个着力点

时间: 2016-04-01 09:20

来源: 中国战略新兴杂志

作者: 薛涛

目前看,中央部委和各省的相关资质整顿初见成效,而笔者要提醒的是央企系统的环保项目资质管理倒是遗漏的角落,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利用这些资质,倒是保护了近水楼台的某些企业(以有股权投资干系的为主),可以没有足够业绩没有足够人员就获得资质而起步开张,而外来企业则面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无法进入,除非寻租金支付的到位,这个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

4、金融供给:资本市场对环保产业的供给是过度还是不足?

金融供给在环保产业,到底是过度还是不足?这个问题如果试图直接回答,一定很难答对。目前E20所看到的形势是,无论国企私企,在股权类资金上供给都相对充足,这一方面是国家在金融供给侧的新三板等新政改革措施初见成效,此外,作为逆周期特征的环保产业近年来受风投PE高度追捧,而且在一级半市场的并购甚至存在过度溢价的情况。

但是在债权资金供给上情况则是冰火两重天,我们的原有金融系统效率较低,专业能力不够,因此“只敢”青睐国有企业,带来了一方面很多国有企业银行信用额度花不出去,一方面私企融资环境多年不见好转的局面。在此方面,基于大数据基础所带来的风险识别,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对传统银行模式提出挑战,但是这些更多还是发生在2C的领域,环保领域并不太被涉及。

这方面其实银行也有难言之隐,信息不透明制约了其对私企精准投放的能力。针对中小企业的新三板制度会对此状况有所改善,而笔者在第3节中所提到的期待形成的环保设施运营状况的公开系统和负面曝光清单也可以对银行提供有力的大数据支持。在改变传统银行贷款模式上政府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来推动其有效转型,否则很难跟得上我国产业全面升级和金融业对国际开放的未来需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金融资本在本轮PPP大潮中,正急于找到投融资平台模式的替代方案,并由此表现出对国企的过于慷慨,背后存在着PPP的国有体制社会资本方成为投融资平台变种的风险。差别在何处?还是在于PPP的绩效考核体系的落实,在环保领域就是环境质量的改善需要与环境工程的投入相挂钩,我们在国发69号文中称之为“环境绩效合同服务”,这种模式落地依然困难,但其重要性,却是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来源:《中国战略新兴杂志》 作者:薛涛 发布时间:2016年4月1日)

编辑: 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