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如何看待外资进入公用事业

时间:2009-10-09 10:08

来源:解放日报

评论(

●主持人:记者 支玲琳

●嘉 宾:许光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价格协会常务理事)

在公用事业领域,我们的管理水平还较落后。通过适当引进外资,可以提升我们的管理理念和公共产品质量,形成倒逼机制。尽管公用事业属于天然的微利行业,但外资看中的,是中国城市扩张的趋势,是城市化的潜力。当然,外资进入这个领域后,并不意味着政府的完全退出。

支玲琳:最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赴部分城市就水价展开调研。消息人士称,此次调研的重点之一,是外资在中国水务市场的影响,以及外资与这一轮水价上涨的关系等。外界视之为官方对最近民间关于水价议论的一种回应。对此您怎么看?

许光建:公用事业领域对外资开放,是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开始的。在那之前,只是在北京、上海个别城市有一些零星的合作投资。不过有意思的是,发达国家在供水、供电、供气这些自然垄断型管网的输配业务上,很少有外资进入,大多是本国公司从事这些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为什么中国要吸引外资进入公用事业领域,而外资又愿意进入中国的公用事业领域呢?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在公用事业领域,我们的管理水平还较落后。通过适当引进外资,可以提升我们的管理理念和公共产品质量,形成倒逼机制。其二,尽管公用事业属于天然的微利行业,但外资看中的,是中国城市扩张的趋势,是城市化的潜力。越来越多的人会在城市生活,所以供水行业其实是一个增长型的行业,虽然盈利不高,但是会以量取胜,风险也小。而且事实上,已经有成功案例。所以我相信,外资基于盈利的预期才会进入到中国的公用事业领域。

支玲琳:但是在一些城市的水务招标中,有的外资企业出价远远超过预期。在这么高的投入之后,拿什么来盈利呢?

许光建:我并不赞成外资有意识溢价的说法,价格本来就是在竞争中形成的。有人出1个亿,有人出10个亿,那是因为各人对市场前景的判断不一样。外资看中的是中国城市化未来的前景,看重的是中国加入WTO以后政府管理会越来越规范,政策风险会越来越小,水价管理会越来越规范,让企业获得正常回报。

从长远考虑,在公用事业领域怎么给外资合理的回报率,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其实现在调价中,涉及外资水务的症结点,可能正在于此。在上世纪90年代,正是BOT热潮兴起之时,我们引入外资不太规范。有的地方为了吸引外资,甚至开出了18%的回报率,而且是固定回报率。这个太高了,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所以后来废止了。我们需要引进外资,但是一定要规范引进。外资本来就是冲着利润回报来的,给正常回报是必然的。我们如果捂住不调价,让它无利可图,然后政府再给它补贴。试问,这样引进外资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引进外资还要政府每年给它补贴,这种模式是不可行的。

编辑:全新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