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城镇二次供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水质二次污染是我国城镇供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如何保障城镇给水管网安全可靠的运行及输送到千家万户的笼头水不受二次污染,可以放心直饮,对民生、对社会新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缓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城镇二次供水管网材质对水质的影响
出厂水一般由市政管网输送至末端管道,在整个输送过程中,合格的出厂水犹如进入一个大的反应釜,期间不断冲刷、浸泡管道壁,不可避免的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反应,直接影响笼头水的质量。管材是造成管道中水体卫生指标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已成为国内外供水界的共识。
管材是城镇供水二次污染的主要原因
以上几种材料的基本情况如下:
1、 金属管(铸铁管)对水质的影响
图1、早期金属管(铸铁管)
早期给水管网的管材一般采用钢管 、铸铁管 ,在管道长期与管网水接触的情况下 ,管道内壁会布满由腐蚀产物组成的腐蚀垢 ,腐蚀物亦会随着管网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变厚、增多,不仅会削弱管道的过水能力,而且会造成供水压力增大,增加了供水管网的压力损失和爆管的可能性。另外当金属管道内壁结垢时,随着厚度的增长,也会成为微生物吸附和繁殖的温床,此时的锈蚀结构中不仅含有大量 的铁 、铅 、锌等重金属污染,还伴有各种细菌、藻类及微生物的排泄物 ,当管道内的水流速度、方向或水压发生突变时,就会造成短时间的水质恶化 ,出现铁 、锰、色度 、浊度和细菌等指标值的大幅度上升。有研究表明 ,对于未作防腐处理的金属管道 ,当年限超过 5~10年时 ,污垢就已达到了恶化水质的程度 ,对 于防腐处理较差 的金属管道 ,3—5年就开始出现腐蚀现象 ,管道使用年限越长 ,腐蚀越严重 ,水质情况越糟糕。显然,在二次供水环节使用铸铁管材作为给水管会比较明显的对水质构成二次污染 。
2、 钢塑复合管对水质的影响
钢塑复合压力管是以焊接钢管为中间层,内外层为聚乙烯塑料,采用专用热熔胶,通过挤出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管材,连接方式一般为螺纹或沟槽卡箍。
钢塑复合管的内衬层为塑料(PE/EP),塑料为高分子聚合材料,是一种热塑性塑料 ,可多次加工成型,其质量密度轻于金属管材,放大若干倍后可明显观察内壁由无数小孔组成,用于城镇二次供水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
⑴钢塑复合管在2006年10月份召开的全国建筑给排水委员会给水分会第四次年会暨学术会议中,钢衬塑复合管已被专家定性为“给排水管道中的过渡性产品”;
⑵在水流缓慢或静止状态下,水中杂质易吸附沉淀于内衬塑料管道的内壁,短时间使用形成黄褐色杂质层,长时间使用将形成一层厚厚、滑滑的褐绿色生物膜,除更易吸附水中杂质外,也会成为细菌、微生物等的温床,造成末梢管道水的二次污染;
⑶钢塑复合管,管外壁为镀锌钢管,镀锌层非常薄,易受损伤,造成腐蚀点;内外壁为不同的材料,即膨胀系数,耐冷热性能不同,在实际使用中冷热循环表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钢与塑脱层;
⑷钢塑复合管管件衬塑常有厂家使用:“废旧回收塑料”现象,施工过程中不可能一一检测到位,这样很容易造成水的污染,危害人的健康。并且钢塑管内壁PE与钢管是通过特殊的粘合胶进行粘合的,但是胶一般都是具有毒性的,一旦内壁与外壁分层后,造成粘合胶和水源直接触,那样就有可能给人体健康造成伤害;
⑸钢衬塑复合管在安装切割管材时,摩擦产生的高温切割力量会引起切口钢与内衬塑料脱层,使用中水直接进入脱层面里,卫生性能差、易漏水;
⑹钢塑复合管的表面易生锈,极不美观。
表1 薄壁不锈钢管与钢塑复合管的对比
3、 塑料管对环保及水质的影响
1999年日本籍作家出云谕明在《威胁人类的定时炸弹-环境荷尔蒙》一书中提出由塑料带来的环境荷尔蒙是未来威胁人类健康最大的定时炸弹。荷尔蒙(hormao)激素,调节体内代谢、平衡作用的生理性化学物质的总称。环境荷尔蒙(endocrine disruptors)扰乱内分泌化学物质。塑料中的环境荷尔蒙有:联苯酚A(Bisphenol):有雌性荷尔蒙化学物质反应,乳腺癌细胞呈异常增殖;邻苯二甲酸酯(DEHP,BBP,DBP):对精巢具有毒性;肝脏癌细胞呈异常增殖;聚乙烯(Polystyrene):引起妇女体内荷尔蒙增加;聚氯联苯(PCB):环境荷尔蒙的主要成员,燃烧以后产生二恶英。废弃塑料经粉碎埋地后200年仍不能完全降解,对地球的破坏影响深远。
相对于金属管材,塑料管道更易引起“臭水”水质,“臭水”是由于水管内壁中“杂质凝聚”现象造成的。塑料水管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内壁会凝聚一层稠粘的杂质,亦称:生物膜,在用水低峰或水在管道内过夜存留停止使用以后,水就开始变质,滋生细菌,发臭,污染水质。目前在欧洲,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塑料水管对饮用水的污染比原来所认为的要普遍和严重得多,已成为一个潜在的严重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塑料管道杂质凝聚引起的“臭水”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