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拿什么补偿你,我的下游——湖北经济手段激励治污

时间:2019-06-05 15:0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陈熹 刘宇 王晶晶

评论(

“只谈治理,不谈补偿就是耍流氓。”有专家曾这样说。

治理水体花费巨大,又涉及多方利益。被上游污染的水体,常对下游产生巨大影响,让下游花钱治理,心有不甘;因对上游影响不大,上游也不想治理,这是治理跨界流域的另一大难题。

跨界治理,要让“两只手”都挥动起来,要依靠行政力量,也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业界通常认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办法之一。

用磷矿指标“扼”住污染源头

从宜昌城区出发,坐车沿着黄柏河往上游走,经过矿企、水库、集镇,直到黄柏河的发源地樟村坪镇。一路清水潺潺,绿树成荫,虽时有运矿的大卡车经过,却并没有矿区常见的尘土飞扬、山体裸露。

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黄柏河探索的一套独特的生态补偿机制。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黄柏河18个生态补偿断面Ⅲ类水质达标率100%,Ⅱ类水质达标率97.3%,流域水质优质率提高。

黄柏河流域内有亚洲最大的单体磷矿矿床,沿线磷矿开采企业密集,支撑着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却也给黄柏河的生态带来巨大压力。据调查,黄柏河的主要污染来自于磷矿企业。“拿钱给别人补偿不容易,但磷矿开采指标等同于钱,比拿钱对当地的影响更大。”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吴辉庆说。

根据这一实际,黄柏河将生态补偿机制与夷陵区、远安县每年的磷矿开采指标挂钩:若考核断面水质不达标,则按百分比削减当地的开采指标,直至当年指标削减为零,并将这些指标给予水质考核达标的县区。同时,还拿出当年指标中的10%作为奖励指标,奖励做得好的县区。

同时,宜昌市每年专项列支1000万元作为生态补偿资金,夷陵区、远安县再每年年初向市政府分别缴纳水质保证金700万元、300万元。这2000万元也同黄柏河水质挂钩,若不达标,这些钱就补偿给另一县区。

磷矿指标、奖惩资金与控污治污效果双挂钩,管住了夷陵区和远安县的“面子”和“里子”。“说实话,700万元的保证金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如果这钱被远安拿走了,面子上过不去。远安也是这么想的,大家都铆足了劲争这个面子。”夷陵区相关负责人坦言。

而磷矿开采是两地的经济命脉,事关税收、就业等方方面面,没有开采权,就没有了“里子”,将磷矿开采权与水质考核挂钩,给两地真正戴上了“紧箍”。磷矿开采企业纷纷主动增加环保设施,保证废水达标排放。

“紧箍咒”促各方主动截污

对于樟村坪镇镇长张云智来说,实施黄柏河生态补偿双挂钩后,虽然压力更大了,但工作却好开展了。

樟村坪镇将黄柏河保护纳入镇村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中,将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村、每个矿企,实施“门前三包”。

张云智介绍,镇里给每个企业和村划定了河段,在河段两头分别设置考核断面,除了市政府设立的7个考核断面外,还增设了32个考核断面。除了废水要达标排放,还需清理河道垃圾等,这些都与企业的开采指标挂钩。而没有企业的河段,则由所在村负责,与负责人年终考核指标挂钩,实行一票否决。“看,这是我们去年新增加的环保设施。”宜昌龙洞湾矿业有限公司矿长朱德恩指着一个日处理400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池说。该公司先后投入近4000万元,升级了原有的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安装了生活污水微动力系统,水质达标排放。

朱德恩说,因磷矿开采指标近年逐年下降,企业利润减少,这些投入让企业感到吃力,且每月环保设备运行电费就超过30万元。“但这是为了还旧账,也是为了企业发展争取更多的开采指标。”

去年,该公司环保考核达标,拿到了应有的开采指标,还获得了2万吨的奖励指标。

燎原矿业有限公司是去年远安拿到磷矿开采指标最多的一家企业。该企业将环保任务落实到员工,并与员工评先进等考核挂钩,确保达到环保考核指标。

不仅如此,樟村坪镇还从方方面面控制污染源,竭尽全力保护黄柏河:全镇所有小卖部将洗涤用品更换成无磷用品,并倡导居民使用无磷用品;投资1400万元建设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布设农村生活污水微动力处理系统5个,超计划完成农户无害化厕所改造331座,农村公厕4座;沿河所有餐饮企业、食堂安装油水分离过滤装置72台。

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大面积推开

全省更多的地方也在因地制宜,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长江武汉段探索了补偿与惩罚相结合的机制。2017年底,武汉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奖罚分明的长江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通过《长江武汉段跨界断面水质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办法》,明确在长江武汉段左右岸共设置13个监测断面进行水质考核。

目前,《办法》试行已过一年。记者从武汉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18年长江11个考核断面中,王家巷、天兴洲北、窑头、武金堤渡口、东兴洲村5个断面综合污染指数较上游对照断面下降,水质改善;老关村、武汉关、喻家塆、杨泗村、东港村、牛家村6个断面综合污染指数较上游对照断面上升,水质变差。根据考核规定,武汉经开区(汉南区)、江汉区、新洲区、江夏区、青山区、东湖开发区共计被罚款800万元,汉阳区、江岸区、黄陂区、洪山区、武昌区共计获奖励250万元。武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2019年《办法》中奖励将有所上浮。“生态补偿是落实河长制非常有效的方式。河长制是一个行政管理体系,不用经济手段很难把利益相关部门的责任落实到位。”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兆华认为,武汉市的做法对其他地方有示范意义。

省生态环境厅污染防治处处长朱津桥介绍,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省内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流域跨界断面的水质水量作为补偿基准,地方可选取高锰酸盐、氨氮、总氮、总磷及流量、泥沙等监测指标,以签协议前3年至5年平均值作为补偿基准。流域上下游县市区可协商选择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补偿方式,鼓励上下游地区开展排污权、水权交易。上下游地方政府协商确定补偿金额,每年不低于300万元。

12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