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总结各地先进经验,借鉴有益做法,进一步扎实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加快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规院水务与工程院联合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及相关部门,陆续推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分享。本期案例为江苏省无锡市钱家桥浜、扬州市小运河、南京市内秦淮河北段、苏州市青龙河四条黑臭水体治理方案经验介绍。
无锡市钱家桥浜黑臭水体整治项目
一、项目概况
1. 基本情况
无锡市滨湖区内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境内拥有五里湖、梅梁湖、贡湖水域,全区沿太湖湖岸长达112.6km。钱家桥浜位于无锡市滨湖区境内,南起建筑路(建筑路向南有箱涵),北至梁溪河,西侧为月秀花园,东侧为水产市场(现已搬迁)。河道长度270m,宽度16m,河道水体深度2.5-3m。
钱家桥浜区位图 滨湖区水系规划图
2. 问题分析与评估
根据排查情况分析,钱家桥浜形成黑臭的主要原因为:一是西侧月秀花园有少量生活污水通过雨水管排入河道,东侧水产市场商户不规范排水并将死鱼死虾倾倒至河中;二是建筑路设有污水提升泵,汛期时泵站溢流口有雨污水排入河道,同时不排除河道东侧截污槽内污水渗入河道;三是河道南北两侧均封闭,水体流动性较差,箱涵段由于被覆盖无法探明。
二、整治目标
以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河道水质改善、断面水质达标为核心,以控源截污、清淤活水、调水引流、河岸整治和生态修复为主要工程手段,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打造安全、清洁、健康的城市水环境。
三、创新举措
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约784.78万元,工程于2017年2月份开工,5月份主要工程完工,6月份开始实施生态修复及长效管理,治理内容主要包括:控源截污、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河岸整治、长效管理等多项工程措施。
1. 控源截污
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将河道沿线的污水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管网。具体内容为新建(更换)排水管道、阳台排水立管等,并结合上游城中村改造,组织街道、城管及社区联合清除乱堆乱放及违章搭建。
排水管网建设与改造施工现场
2. 河岸整治
对未进行加固过的老墙段进行驳岸加固和修整,新建栏杆、景观绿化。钱家桥浜沿线有一段约50m的河岸较为杂乱,乱堆乱放现象较为严重,缺少景观绿化。街道会同月秀社区组织人员于2016年进行了清理,并实施地面硬化、景观造绿、围挡修建等。
3. 清淤疏浚
由于河道较窄,清淤船无法通行,所以清淤采用干河水力冲挖方式,利用水力冲挖淤泥至梁溪河驳船后外运至专门的废土堆场进行处理,清淤量总计约4100m3。
河道清淤现场
4. 调水引流
在梁溪河河口处建造了一座一体式调水泵站,通过泵站调取梁溪河河水进入钱家桥浜,促进河道水循环。
5. 生态修复
在钱家桥浜与梁溪河交汇处及河床两侧种植了水生植物浮床,并安装曝气增氧设备,计划在后期通过放养底栖生物及鱼类来延长水体生物链,从而逐渐恢复河道自净功能。
6. 亮点措施
针对河道东侧水产市场的问题:一是社区多次对水产市场商户进行前期宣传,然后街道治水办协调城管、环保、公安等多个职能部门对水产市场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二是街道在钱家桥浜调水泵站及截污槽处安装了2个高清摄像头,南北方向对河道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三是为提升和保持河道沿岸环境,街道组织人员在钱家桥浜水产市场段的拆迁地块修建了一条带宣传内容的喷绘围挡,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四是2017年7月,街道治水办联合社区组织了《河道共治携手同行》的宣传活动,带领河道志愿者和青少年学生共同来到钱家桥浜,现场参观河道目前水生态治理的情况,增强了公众河道保护意识。
四、整治成效
依据《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及《关于做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工作的通知》,街道于2017年年底邀请国家统计局无锡调查队随机调查钱家桥浜水体附近居民、商户和过路行人,通过问卷填报方式进行民意测评,测评满意度达到98%。同时聘请第三方水质检测公司每月对河道1-2次的抽样监测。
编辑:程彩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