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履职尽责,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层层抓落实。各有关部门和各市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落实方案,细化各项任务到地区、到年度、到部门。建立健全攻坚战行动方案的调度、检查、督办、通报制度,列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时限清单,完善工作台账。省生态环境厅要对水源地及南水北调沿线水质安全保障进展情况,定期调度、汇总、上报,并通报各市和相关部门。(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二)完善政策制度。制定《纺织印染工业高盐废水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电镀(表面处理)工业园区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化工园区环境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技术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等地方性标准。出台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办法,定期发布市、县水环境质量排名。建立全省水环境质量达标滞后地区滚动调度机制,按月调度达标滞后情况突出的县级政府,并将调度情况向社会公开,督促各地加快推进水环境质量达标工作。按照改善者受益、恶化者赔偿的原则,制定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省财政厅牵头)
(三)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饮用水水源和南水北调水质安全保障资金投入力度,优先开展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质原因除外)和南水北调沿线河流污染防治工程建设。通过财政补贴等手段促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市场化、专业化运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人工湿地运行管理机制,保障长效运行。研究确定科学合理的中水价格,以积极引导和鼓励使用再生水,推进中水回用。对从事水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水利厅、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四)加强科技支撑。开展废水中硫酸盐和氟化物等特征污染因子处理、大型湖泊内源污染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大力发展低成本高效治理技术,为饮用水水源和南水北调水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加强环保产业供需对接,大力推进先进污水处理技术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正确引导科学治污。(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五)引导公众参与。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县级以上城市至少每季度向社会公开饮水安全状况信息;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在当地党报和政府网站开设“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专栏,每月公开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清理整治进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邀请媒体、公众等参与执法检查,公开曝光典型违法案件。督促重点排污单位依法向社会公开排污、治污情况,主动接受监督。积极搭建公众参与和监督水源保护的信息平台,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充分发挥“12369”环保举报热线和网络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环保微博工作体系,健全公众投诉、信访、舆情和环保执法联动机制。实施环境问题举报奖励制度。(省生态环境厅牵头)
(六)强化监督评估。加强对本方案实施的动态评估,对本方案实施情况,每年开展一次评估。2021年,对方案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各级、各有关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参考内容,并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对评估实绩突出的,进行表扬;对工作拖沓、履职不力、逾期未完成规定任务的,采取通报批评、公开约谈、媒体曝光等措施,督促问题整治,并启动问责程序。(省生态环境厅、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
抄送: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监委,省法院,省检察院。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11月30日印发
相关阅读:
《山东省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作战方案 (2018—2020年)》发布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