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江西新余“保家行动”铁腕治水:12月底前所有水库水质不低于Ⅲ类标准

时间:2018-11-22 11:26

来源:新余日报

评论(

新余是江西地域面积最小的地级市,但在其317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存有7267家畜禽养殖场、1033家工业矿山企业、333座水库和2293座山塘,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约2家畜禽养殖户和0.3家工矿企业。畜禽养殖业、承包养鱼业、工业污染等过重的排污负荷,一度令水体污染严重,给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畜禽养殖业因门槛低,见效快而成为农村广受欢迎的致富门路,这些分布散乱的养殖场发展方式落后,分布杂乱无序,监管严重缺失,且大部分养殖场未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设施,乱排乱放普遍,导致水质氨氮等超标,富营养化严重,给全市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压力。虽然前些年我市开展了“一江一湖一渠一河”水环境整治,但问题没有彻底解决。2017年5月水质检测,全市43个断面(点位)中劣V类水36个,Ⅳ、Ⅴ类水7个,所有断面(点位)水质无一达标。

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保护江河湖泊,事关长远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福祉。2017年2月20日,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全市水环境,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自我加压,打响“保家行动”碧水保卫战,痛下决心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水库承包养殖污染、工业污染三大整治的重大决策。这项工作后来被命名为“保家行动”,其意为保护每一个小家庭的身心健康,保卫整个新余大家庭的生态环境。当年市委、市政府把水环境问题集中整治写进2017年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并列为全市农村七项重点工作之一。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行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3位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畜禽养殖、水库山塘退养、工业污染整治和执法督导问责4个工作组和办公室,同时成立12个督导检查组。1县3区38个乡(镇、办)392个村委纷纷成立相应机构,落实任务、压实责任和规定期限。“保家行动”的号角吹响后,全市上下四级联动,以雷霆之势,迅速出击,狠抓落实。

攻坚克难“三大战役”齐头并进

“保家行动”的工作目标是:2017年12月底前,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所有山塘水质不低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工业企业废水实现达标排放;2018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限养区、可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生态化改造,畜禽养殖废弃物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18年12月底前,全市所有水库水质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仙女湖、袁河、孔目江、袁惠渠及所有水库、山塘的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尽管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各级党员干部在领导小组的指挥、督导下,很快就进入角色,如火如荼地打好“三大战役”。

打好主攻战,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严格执行“三区”规定。根据我市出台的生猪养殖业生态化改造方案,对生猪养殖划分了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俗称“三区”),提出了禁养区逐步退出、限养区加快改造、可养区稳步提升,做到粪污无害化处理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逐步建立畜牧业与种植业循环利用的农业生态体系。打好歼灭战,水库山塘全面退出承包养殖。过去,水库山塘养殖投肥投粪现象屡禁不止,水质恶化趋势未改。

在整治过程中,各地按照属地负责原则,落实县(区)、乡(镇、办)、村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的领导责任,对退养难度较大的水库、山塘采取挂牌督办的方式实施重点督导。

打好阻击战,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工业企业污水专项整治更复杂,难度也更大,成为“保家行动”的巨大阻力。该市先摸清工业污水排放不达标企业底数,再聘请第三方环保检测机构对工矿企业排污进行检测、验定;督促县区投入3800多万元对污水管网进行清淤、维修、升级改造;启动矿山企业缴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和编制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而对新钢、赛维、大唐发电、恩达、雅宝锂业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污水处理项目,提出了改造和升级的要求。

在“保家行动”中,新余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17年底,全市禁养区关停或拆迁养殖场6343家,全部完成整治工作任务;截止今年9月7日,可养区关停、拆除692家,改造养殖场232家,其中完成验收227家,基本完成生态化改造任。我市333座水库、2293座山塘全部退出承包养殖;取缔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无照无证、高污染、高能耗以及“十小”企业96家,有效控制了源头污染。今年7月,全市21条河流43个检测断面水质继续大幅提升,水质达标率提升了84%。我市在工业园区企业生产性废水全面纳管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工业企业生活废水纳管工作,大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与维修改造,共完成工业园区新建管网55.64公里;完成改造修复旧管网18公里;完成园区管网清淤检测58.6公里。工业园区纳管企业由整治前的219家,增加到目前的404家。工业污水处理厂废水平均日处理量由整治前的3.46万吨增加到目前的7.18万吨,工业污水处理厂运行效能显着提高。同时全市范围还积极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管理,各县区在市里下达的监控名单的基础上,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自我加压增加了15家重点监控企业,全市实际有44家企业完成在线监控。今年,良山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改造工程和分宜县工业园城东片区新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在稳步推进。

自我革命转型升级引领绿色发展

“保家行动”一方面要保护青山绿水,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发展,如何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双赢,是很多企业和养殖户面临的难题。一些企业选择自我革命,转型发展为生态让路。

位于钤山镇新祉村的分宜县莫氏养猪场,由莫尚信于1983年创办,现法人代表为其儿子莫培根。在上世纪90年代,莫尚信是当地有名的养猪专业户,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在莫氏的带领下,钤山镇的养猪产业悄然兴起,600余农户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为一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然而,在产业发展致富的同时,畜禽养殖污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格格不入,环境整治已是刻不容缓、时不我待。“保家行动”开展以来,钤山镇全域被列为禁养区,各级政府采取法、理、情相结合的方式,对莫氏进行执法和说服。通过不懈努力,莫氏父子充分认识到爱护环境同爱护眼睛一样重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4月30日前,莫尚信自愿关停拆除自家养猪厂,一个有着35年养猪历史的养猪场就此消失。

9月19日,记者在莫氏养猪场看到,原猪场旧址上已经种上了苗木。莫尚信告诉记者:“虽有不舍,但形势如此,唯有顺应,我们正在积极筹划,着手在兴建游泳池、采摘园,发展民宿旅游,搭上全域旅游这趟富民快车,建一个体验式小型田园综合体,转型吃生态饭。”

12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