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坪山区经济迅猛发展,早期的坪山河污染严重,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坪山河面临的突出水问题,坪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工程”)被列为深圳市治水提质行动计划重点工程之一,工程治理范围从三洲田水至下游深惠交接断面,河道治理全长20.5公里,是深圳市首个以交接断面水质达标为合同目标的河流综合整治项目。
整治工程于今年年底完工 河流水质有望达Ⅳ类水标准
入秋后,坪山河上游的水体清澈且浅,两岸的绿化正在蓬勃生长,不时还能见到白鹭掠过河滩。市民李先生在坪山居住了10年之久,对于坪山河的变化他很欣喜。“现在河水清了,也闻不到异味,能带孩子父母来河边转转,附近很多居民都会来这边散步。”李先生说,坪山河刚治理有些成效时,河边还没有正常的人行通道,市民望“河”止步。“现在大家都爱往河边散步看风景,夏天还会去河道玩水。”
据中建水务华南分公司总经理魏新颜介绍,坪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可以总结为16字:精准洁污,分散调蓄,分布处理,就近回用。这是坪山区人民政府、中建水务联合“水务界学术大咖”王浩院士团队一起提出的水流域治理新思路。
坪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于2016年动工,工程预计在今年年底全面完工,流域的水质将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工程以流域统筹和海绵城市建设为特点的防洪治理新思路,针对坪山河流域特点,因地制宜的提出“上蓄、中疏、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治理方案,对传统河道简单的拓宽河道,加高堤防模式进行了创新。
采用精准截污技术 污水处理效率提高1倍
魏新颜回忆起施工前做准备工作时,曾经见过坪山河靓丽的样貌。“查询历史图片时,我们发现坪山河在上世纪80年代时水还是很清澈的,在2014年前后,河水逐渐变得污浊黑臭。”
据介绍,为确保水质达标,坪山河水质改善工程创新性的应用了先进技术,一是国内率先提出“水质闸门+在线水质仪表”的精准截污技术,削减截污系统的雨水量,污水厂至少提高1倍的处理效率达标排放。二是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污水生物处理工艺有机结合的新型高效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确保净化站出水水质达到地表Ⅳ类水质标准(TN以外)。三是利用“精准清淤+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有效解决河道淤泥处置问题,为国内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案例。四是利用“垂直流人工湿地群”技术,将污水处理厂一级A尾水深度处理后达到地表Ⅳ类水质标准(TN以外),就近回补河道。
记者从坪山区环水局获悉,目前,辖区内的五条建成区黑臭水体已全部消除黑臭,坪山河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形象进度60%,年内还将完成河道综合治理、雨污分流、正本清源、黑臭水体治理等攻坚任务。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