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7日举行的膜生物反应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仪式上,联盟理事长文剑平指出,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过低,导致水体不但没有得到修复,反而遭到污染。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首个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以下简称“《标准》”)实施已有十年之久,这十年是中国污水处理业快速扩张的十年,也是水环境污染趋势加重的十年。
在4月17日上午举行的膜生物反应器(MBR)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启动仪式上,联盟理事长文剑平指出,由于排放标准过低,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一级A或一级B标准的水均为劣五类水。“这种水质排放到几无自净能力的环境中,导致水体不但没有得到修复,反而遭到污染,于是就出现了‘越治越脏’”。
对此,文剑平建议,应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标准提高到地表水四类以上,使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水环境质量标准逐步接轨。“采用以膜技术为核心的污水处理工艺,能将劣五类水‘再生’为四类水,相比较传统工艺,污水处理成本每吨仅增加1毛钱。”
编辑:田皓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