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胡维平:治污不能依赖生态修复

时间:2014-02-10 10:56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彭科峰

评论(

近年来,随着外界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生态修复也随之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太湖、青岛等地用生态修复的办法应对蓝藻暴发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研究员胡维平日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提醒,水污染治理,人们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生态修复。 “与国外侧重于恢复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系统缓冲能力相比,中国部分管理人员对生态修复认识存在严重错误,这种认识功利性太强。”胡维平说。

胡维平认为,生态修复的目的除了要恢复被污染区域原有植被系统外,还要修复区域各项功能。

在进行污染湖泊的修复工作时,可以利用一些沉水植物从湖泊水体及沉积物中吸收富含的营养物或化学物质,再利用沉水植物作为鱼类的食物、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的场所的功能,对湖泊生物链网进行优化改造,最终达到改善环境和水质的目标。但问题是,一些江河湖泊为防洪防侵蚀,建立了大量的硬质堤坝,切断了陆域生态系统到水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江河湖生态环境缓冲带消失,加重了蓝藻水华、供水危机、生产安全等环境问题。

胡维平认为,现在部分地方政府和市民都对生态修复有一种误解,认为环境被污染了并不可怕,可以寄希望于生态修复来复原。

“千万不能将生态修复看作我们治理污染的根本手段,它只是在外部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加快环境自然恢复过程的一种手段,仅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胡维平说,“生态修复必须有其他污染控制措施与之配套。”

胡维平还表示,生态修复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涉及的内容很多,“后续管理也很重要”。


编辑: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