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论文>正文

400年前“净水系统”初探——永嘉古代净水设施现场调查

论文类型 技术与工程 发表日期 2006-01-01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何寿平
关键词 古代净水设施 调查
摘要 400年前“净水系统”初探 ——永嘉古代净水设施现场调查 何寿平 前言:   

400年前“净水系统”初探
——永嘉古代净水设施现场调查

何寿平

前言:
  
自从浙江永嘉县溪口乡溪二村考古发现了400多年前古代“净水系统”的信息在《中国水网》网站发布后,引起水处理专业众多人士的浓厚兴趣。为此我们决定前往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2005年11月6日与温州市政园林局、温州市水务集团、永嘉县自来水厂的有关同志专程前往永嘉县溪口乡现场进行考察。

考察:
  
永嘉县溪口乡位于温州市西北,约100公里的楠溪江上游。村落建于北宋年间。溪二村民风古扑,大部建筑保留了时代的风尘。我们前去考察的这套古代“净水系统”位于明朝晚期一位李姓“御医”的宅院“三退屋”东南角的一个天井院子内。

图1 三退屋门庭

图2 “三退屋”外景(“净水系统”位于围墙缺口的里面)


图3 “净水系统”现场

  这套系统由进出水管和5个大小不一、排列有序的水池组成(按照设想的“流程”,称其为1~5号池)。2004年4月,经浙江省、市考古专家鉴定后,被认定为明代晚期该住户曾使用过的净水池。
据村民反映,该住户的用水引自距村约七、八百米远的山麓。输水管道采用陶制水管铺设。
  我们到现场考察时,这套水池由于已经经过人工的挖掘和清理,如今看到的情况已与一年半前考古挖掘时的面貌有了不同。好多珍贵的实物,如水池里的砂、石、瓦砾、木炭都被“清理”掉了,没有得到有效的保存和保护,据说实物已不复存在,十分可惜。我们原来准备对这些“净水材料”进行鉴别、测定,看来计划已无法实现。我们只好在原有木炭的2号池底部的砖墩里取了一些污泥带回进行化验,以期获得是否曾经采用过明矾的确切信息。
  在现场我们对整个设施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图4 现场考察

  整个设施系砖石混合结构。据文物考古专家初步认定,砖石之间由一种石灰、黄泥和糯米浆混合成的物质连接。


图5 净水设施平面(尺寸以毫米计)

  该设施的总平面占地尺寸为:5000×5550mm。
  我们根据当地考古专家所设定排列的1~5号池进行了初步测量,具体尺寸介绍如下:
  1号池平面尺寸:1950×700mm,面积为:1.365㎡,深0.70m,呈狭长锅底;


图6 1号池构造

  2号池平面尺寸:2210×550mm,面积为:1.2155㎡,深0.70m,呈平底。其构造最为复杂。北端有一小间格,似乎是“进水”间,但又不太像。池内有两个一高一低的空心“砖墩”和一处平放砖;


图7 2号池构造

  3号池平面尺寸:2100×3050mm,面积为:6.405㎡,深0.90m。底部平整,容积最大;


图8 3号池构造

  4号池平面尺寸:1280×2250mm,面积为:2.112㎡,深0.70m,池呈“凹”形。水池周边用砖镶嵌,底部下用圆形的石块铺就,颇为精致;

图9 4号池构造

图10 5号池构造

  5号池平面尺寸:1460×1360~1460mm,面积为:2.3265㎡,深0.70m,呈锅底。池底设有排水孔,可以排放污水。
  该设施的进出水及排水均使用了内径约100毫米的陶制水管,还配有制作良好的管件(大小头)。输水距离达七、八百米,对十分偏僻的山村来讲,可谓工程“浩大”。


图11 陶管

分析:
   根据当地考古专家分析:1号池用于沉淀水中的泥砂;2号池有加明矾等混凝剂的可能,与净化处理水质有关;3号池池底平坦,面积最大,储水最多,可能用于水的再沉淀,同时提供生活用水;4号池底铺设讲究,在此沉淀的水应用于饮用;5号池用于洗涤物品。
   我们对整个设施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感到该“系统”仍然存在许多“谜”,需要认真求索。
   1、首先,这套水池是 “储水”之用,还是用于“净化”水的设施?
   从进水管出口的导向砖的位置,可以认为从山脚来的水由此引入1号池。一般情况下,山涧水应该比较“清净”。如发生“山洪”,则有可能需要“净化”处理。
   如何确认这些水池就是“净水”系统?
   我们通过取2号池中砖墩里沉积的“污泥”、该大宅院围墙外农田里的“土”样,以及距宅院七、八百米的山脚引水处的“黄土”,分别进行了含“铝”量和其他重金属含量的分析。
测定结果:

池泥

1.42

0.0025

0.012

0.0065

6×10-5

6×10-5

田泥

1.22

<0.0025

0.0065

0.00195

2.45×10-5

<1×10-5

山泥

0.93

<0.0025

1.95×10-5

2.15×10-3

<2.5×10-6

<1×10-5

注:1、泥样中金属含量单位为:m/m%
  2、池中污泥简称为“池泥”;大院外田里“土样”,简称为“田泥”;山脚“黄土” 简称为“山泥”。

  池内污泥的铝含量超过池外的“土”样。分别超出了“0.20%”和“0.49%”。
  将超出部分的铝含量折算成明矾,相当于超出大院外农田“土样”约1.91%;相当于超出引水山脚处“黄土”约4.68%。由此证明2号池底的污泥不是当地的泥土,也不纯粹是远处山涧水中带来的“山土”,从铝含量高出这么多,可以推断:该池确实使用过“铝盐”。而我国400多年前已经有了关于“明矾”用于净水的记载,因此,这个“铝盐”必是天然的“明矾”无疑。可见,该套水池是一个用于“净水”的设施。
   2、在这偏僻的山村,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使我们着迷的“净水系统”?利用这么“复杂”的设施处理从山脚下引过来的天然山涧水,起什么作用?这仅仅是为了获得优质“生活用水”?还是,另有什么用途?
   我们在当地了解到该大宅院“三退屋”主人是明朝晚期一位李姓御医。据说《永嘉志》有过记载。我们从宅院的名称分析,该宅主人应为见过大世面的人士,似乎曾多次进退官场。
   明代京城北京紫金城宫中的饮用水取之于北京西郊玉泉山。宫内的井水仅作生活之用。“三退屋”主人曾在皇宫任职,加上身为“御医”,应是有相当医学造诣的高级知识分子,肯定对“水”的认识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该主人又多次“隐退”在家居住,对“水”的要求甚高也就不作为怪了。
   另外,据说“三退屋”主人在家乡还采药、制药。取“好水”用于制药,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3、据记载“三退屋”建于400年前,以此推断这套水池也出现在这个年代。但这套净水设是否同时建在这个年代,仅从“三退屋”建造的时间推算,似乎还有一点勉强。于是,我们在原有“陶管”及4号池底陶板上取样,送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利用热释光测定法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送检的样品均为300~400年前。由此证明这套设施确是与“三退屋”同时代的产物。
   4、当地考古专家在现场挖掘时,1号池内原存有1/3~2/5的石块、瓦砾、砂子和黄泥。粗砂在底层,其上为黄泥、砂和小瓦砾,再上面为黄泥、砂和石块,最上面为黄泥。这些泥砂是后人填进去的?还是原有的?几百年下来原貌遭到破坏的程度有多大?至今还是个谜。我们到现场时,这些原物已被清除,不知去向,所以砂、石、瓦砾以及黄泥的形态、级配都不得而知,还需前往现场深入挖掘和考察。
   5、据当地考古专家对系统的考证分析,认为整个“流程”,都是采用溢流方式运行。对此,我们从水处理专业的角度来看,存有疑问。
   我们在现场发现2号池与3号池之间的隔墙下部的砖有一段采用齐缝砌筑,而它的下层和再上面的砖则为错缝,那齐缝的部位有什么作用?是否就是2号池的出水部位呢?但从2号池内观察这堵隔墙,却又全是“错缝”,不得其解。
   从3号池的“出水侧”照片可以看到3个“门洞”,据说现在看到里面填塞了许多石头、砖块,据说这是后来填进去的。这3个“门洞”里面的结构如何,通向何处?从4号池、5号池池壁观察,尚无法看清有关的情况。
   这套“系统”5个池是否是按当地考古专家设想的1~5号 的顺序排列,还是1号——2号——5号——3号——4号排列呢?按这第二个假设,1号池应该是预沉池;2号池应该是絮凝池(池内污泥中有明矾痕迹);5号为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泥孔);3号池为储存池;4号池为洗涤之用,或用来存放饮用水。这些均还需继续小心求证。
   为弄清这套水池的“流程”,应专门进行“灌水”试验,仔细观察,设法摸清各个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进出水的状况,以取得符合科学实际的“系统流程”。


图12 3号池进水侧


图13 3号池出水侧

  6、当地挖掘考古时2号池内局部有3块20毫米厚的木炭层,木炭粒径约10毫米,应该不会是随意放进去的,因为在考古挖掘时,其他的池子里就没有发现木炭的存在。
   在这构造较为“复杂”的2号池内放置木炭有何用处?“炭”在中医药中具有收敛的作用,可以止血、止泻。在净水过程中,放入“木炭”是否想通过“炭”的收敛(吸附),达到“去性”的目的(即去掉水中的有机物)?以期净化过的水更适合于饮用,或用来保持药物的性能。
   这个池子里面曾经放有多少“木炭”?现在已很难追寻查找了。清理出来的木炭去向何处?据说,被当地文物部门带走了。可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蔡所长说:没有保存下来。
   据介绍,在当地考古时,已将池内一些砂、石子、黄泥等物料填在了3号池池底。这些木炭是否也一并埋进去了?
  7、2号池内两个“空心”的砖墩是做什么用的?有分析是放置“明矾”慢慢扩散投加混凝剂用的,这种解释不容易说得通。目前,还没有更清楚的解释,依然是个“谜”,有待进一步破解。


图14 2号池内“空心”砖墩布置状况

  这里面的迷团很多,需要我们“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我们专门走访了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蔡所长,他是当年现场考古的专家。可惜,当地文物部门的考古资料还在整理之中,不能提供给我们。
   为了能进一步对这套“净水系统”深入的了解,我们认为在现有的条件下还可以进行有计划地考察和研究:
   1、对现场泥样的分析,可以初步确认这套“系统”是用来净化水的设施。我们还应继续进行污泥与周围泥样的详细分析,取得更多的数据,以确认这套设施的真实“功用”。
   2、通过对陶管及池内陶片的测定,确认了样品的年代为300~400年前。为了获取更精确的年代,还应用更科学的测定方法(如碳14)对这些样品进行进一步的测定。
   3、查阅《永嘉志》,确定“三退屋”主人的身份及活动经历(包括后人)。
   4、调查周围居民过去用水的方式,村子里排水状况。探索远距离取水的必要性。
   5、查阅明朝中医经典著作和请教中医学专家,找出有关“水”、“炭”在中医学理论和实践中的地位和应用,以推论这套设施是否用来“强化”水质,与提供“优质”水用于饮用和“制药”有关。
   6、对设施进行全面的测绘,并对池底进行相对标高的测量。清理3号池出水侧的“门洞”,弄清里面的结构状况。进行灌水试验,以确定净水“工艺流程”的真实状况和实用性。
   7、向文物部门申请,继续对这套设施进行详细的挖掘和考察。寻找已填埋的砂、石、木炭等物料,进行观察鉴别。如能取到池中“木炭”的实物样品,则可送有关部门测定它的年份,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物理和化学分析,推定木炭在“净水系统”中的作用。

  现在我们只是在考察中,看到我国古代在净水技术方面闪光的苗头,但仍然存在好多“谜”。下一步的工作更为艰难、细致。我们相信,通过我们脚踏实地的工作和方方面面的支持,一定会能够求得一个较为接近历史实际的结论。

参加考察的有:
   温州市市政园林局处长公用事业处处长 陈宏强
   温州市水务集团办公室主任 林明慧
   温州市水务集团水质管理处处长 王晓冬
   永嘉县自来水厂厂长 潘佰仓
   中国水网总编 给水技术博物馆顾问 何寿平

论文搜索

发表时间

月热点论文

论文投稿

很多时候您的文章总是无缘变成铅字。研究做到关键时,试验有了起色时,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讨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与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写下来吧!投稿时,请以附件形式发至 paper@h2o-china.com ,请注明论文投稿。一旦采用,我们会为您增加100枚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