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污泥:可否复制污水投资模式?

时间:2010-08-02 13:1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付晓天

评论(

    资金匮乏是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发展一直以来面临的掣肘。多年来,虽然国家部门的不少政策和有关规定,均涉及到了污泥处理处置的问题,“十二五”规划也确定将其作为今后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但是污泥问题多年来无疑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直接造成了目前该领域尚无明确、成熟、和业内公认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与污泥处理处置窘境相比,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商业模式发展相对成熟。截止2009年11月,全国投运和在建污水处理厂的市场化程度至少达到44%,其中BOT项目占30%, TOT项目占3%(相关数据见《中国污水处理BOT项目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化运营手段的引入缓解了政府日益紧张的财政压力、提高了公共服务质量,拓展了污水处理市场空间,使得社会公用事业打破了传统单一惠民生的框架,进一步发挥了拉动经济,促进经济转型的作用。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同为社会公用事业,污水处理领域的商业模式是否可以在污泥处理处置领域复制?
    实际上自2004年开始,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采用市场化手段投资和运营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这些项目既包括因为臭气扰民的广州铭德污泥处理厂,也包括目前成功运行的大连夏家河污泥处理厂,市场化项目的效果值得商榷。针对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是否应该采用市场化手段运营,在中国水网以往对业内人士的采访中主要有几种看法:
    北京机电院高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大为曾表示,北京机电院也在开始尝试污泥处理处置的市场化之路。但是,目前很多城市征收污水处理费尚且存在很多困难,征收污泥处理费或者提高污水费补贴不太现实,通过BOT等市场化模式处理污泥,一时还难以推行。随着国家出台明确的贴补政策,有些污泥处理项目成功运转之后,私人企业可以测算出投资和盈利之后,污泥处理的BOT市场才能逐渐成熟。
    格瑞特泥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COO姚崑对中国水网记者表示,该公司目前承接的典型污泥项目包括深圳下坪、福永和浙江海宁的污泥固化/稳化处理工程。目前的商业模式是在特许经营框架下的投资模式,和地方政府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一般都是20-30年,采用类似污水处理的模式,投资、运营管理、服务都由公司承担,只需要和政府之间协商好付费的价格运行期限问题,其中BOO模式更多。
    业内对污泥处理处置也存在着异议,山西沃土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波在2009年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由于污泥处理处置业主需要付出很高的处理费,无形中加大了污泥处理处置的成本,所以说目前,BOT模式在污泥处理处置中不太适合,污泥处理置的真正收益在运营上。
    实际上,就市场化模式自身的特点来说,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如果采用该种模式,也将面临缺乏相应的定价标准体系,相关法律规范不健全,项目授权主体不明确,城市环保项目配套设施和规划设计不到位等挑战。
    综合多方观点,污泥处理处置项目市场化运作的推进实乃路漫漫其修远兮,业内仍需上下而求索。 
    另:2010年是“十二五”的规划年,而污泥问题又将在“十二五”规划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值得业内人士去研究和探讨。在8月31~9月1日由中国水网主办的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上,将污泥处理处置作为主题之一,来自设计院、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对污泥处理处置的典型案例进行点评,以期对行业的最新走势做出分析。此外,本次论坛还设有排水和管网、面源污染控制两大主题,详情请看http://www2.h2o-china.com/meeting/2010_shanghai/index.shtml

编辑:付晓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