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格兰特膜界破茧 拷问膜界人敏感神经

时间:2009-04-29 15:3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吕春香

评论(

  北京格兰特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复合热致相分离法(c-TIPS )生产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产品一经问世,立即引来了不少业内人士和投资公司的高度关注。该产品一举打破了目前膜产品质量问题和价格过高问题,并使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的更广泛应用成为可能。近日,格兰特公司董事长孟广祯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格兰特公司生产的聚偏氟乙烯(PVDF )中空纤维膜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强、抗氧化等显著优点,不仅质量高,而且价格便宜,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

北京格兰特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广祯博士

北京格兰特膜分离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广祯博士


  技术亮点

  相关研究表明,聚偏氟乙烯(PVDF) 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是制造水处理过滤膜的优选材料之一。目前常见的制膜方法是浸没沉淀法(NIPS),采用NIPS法制得的PVDF 中空纤维膜强度较差,对其应用领域的拓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以日本企业为代表的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的PVDF膜可以明显的提高膜的强度,但是成本较高。另外TIPS制膜法长期以来被发达国家所垄断。

  据膜工业协会介绍,热致相分离法一直被认为是制膜法的制高点,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强度更好,应用前景也更为广泛。

  格兰特公司在传统热致相分离法的基础上发明了“复合热致相分离法(c-TIPS)”。相对于传统TIPS法,采用复合热致相分离法制造的PVDF膜产品不仅强度更好,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过滤精度,生产成本也较低。这一制膜方法一举解决了该类膜产品一直以来的技术问题。孟广祯博士告诉中国水网记者,此技术的关键点在于使用了复合稀释剂和复合相分离成膜过程。采用该种方法将不但充分发挥了TIPS方法膜强度高的特点,还可以在膜表面形成更致密的分离层。同时,该方法还打破了传统热致相制膜工艺中使用过度高温的禁锢。中国膜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工程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陈观文指出,格兰特公司的采用复合热致相分离法制造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产品不仅使制模成本变低,而且降低了设备投资成本,使大规模产业化变成可能。但是,有消息说,对于业内专家比较关心的膜丝孔径大小的问题,格兰特公司尚未给出合理的答案。

  娓娓道来“曲折之路”

  目前,国内有不少高校和企业都在进行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VDF 微滤/超滤中空纤维膜的技术攻关,有的单位突破了小试和中试的技术瓶颈,但仅有格兰特公司一家实现了产业化,这无不给中国目前的课题创新带来冲击,并提供非常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参考。孟广祯博士总结说,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团队的努力、长期的积累、智慧的结晶、放眼长远的企业文化以及对膜技术的浓厚兴趣,殊不知成功的背后也饱含着非一般的“曲折经历”。

  孟广祯博士直言,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5 年公司曾经研究过浸没沉淀法(NIPS)制备PVDF膜,但是后来放弃了。2006 年8月,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在北京进行公开招标,格兰特竞标成功并于2006年底启动该项研究。科技创新推动了格兰特向该领域的进军的步伐。项目研发过程中,由于外国政府对制模设备双螺旋挤出机进口中国管控的原因,耽误了宝贵的研发时间。为了争取时间,也为了为中国膜技术进步的自主进程,格兰特于2008年1月正式向传统的热致相分离技术发出挑战,决定不依靠进口设备,自主研究复合热致相分离制膜法。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最终完成了基础研究、中试和产业化的全过程。他诙谐的说,创新是“被逼无奈”,因此要感谢外国政府的限制,不然也许没有我们自己的复合热致相分离制膜方法。凭借着对膜未来的坚定信心,孟广祯博士带领团队顶着巨大的企业风险和各方压力迎难而上,最终将自主创新的“复合热致相分离制膜方法”研发成功。

  膜产品需要更加“中国特色”

  中国在膜领域的研究做了很多年,但是起步比较晚,而且过去的技术相对落后。中国水处理中采用的膜更多的依赖进口膜产品。格兰特看重膜的成本,但是更重视技术的先进性。孟广祯博士坚定的说,水的深度处理回用一定要用到膜技术,但是即使国际一流的膜也不一定适合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目前面临的水污染和污水资源化的问题和规模是发达国家历史上没有经历过的。中国膜界一定会产生一些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膜技术,也一定会出现世界一流、更可能是国际领先的膜企业。

  目前,中国膜行业“百花齐放”,但是格兰特复合热致相分离法(c-TIPS )生产的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产品似乎更能抓住人们的神经,值得注意的是该膜产品是否能经受住实践的考验,能否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青睐,也许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中国水网)

编辑:吕春香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