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镇污水处理厂面临的运行压力日益凸显。永续环境现有项目的某国有企业旗下的污水厂自2023年起便持续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在为当地水环境质量改善作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严峻挑战。进水水量远超设计处理能力、水质波动大且成分复杂(含大量工业废水),不仅导致处理成本飙升,更对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构成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采用HJDL工艺对该厂进行提标改造,成为破解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01 污水厂运行困境:超负荷与水质冲击的双重挑战
该污水厂作为区域水环境保护的重要屏障,长期承担着繁重的污水处理任务。然而,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其运行瓶颈逐渐显现:
1. 水量超负荷运行:现状设计处理规模为2.5万立方米/日,但实际进水量持续超出设计承受能力,系统长期处于“超饱和”状态。
2. 水质冲击问题突出:进水水质极不稳定,工业废水的混入导致有机物、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波动剧烈,对生物处理系统造成严重冲击,传统工艺难以适应。
3. 运行成本与达标压力剧增:为应对超负荷与水质冲击,污水厂不得不增加药剂投加量、优化运行参数,导致处理成本显著上升;同时,出水水质稳定达标面临极大考验,传统工艺的抗冲击性能已无法满足要求。
02 HJDL工艺核心优势:微生物特性与抗冲击性能的双重保障
HJDL工艺的成功应用,源于其独特的技术原理与微生物学特性,为污水厂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1. 高浓度微生物群落,奠定抗冲击基础:微生物测序结果显示,HJDL工艺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含量是传统活性污泥的5倍,且菌群结构更丰富、功能更稳定。高密度的功能微生物群落(如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等)大幅提升了对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增强了系统抗负荷冲击能力。
2. 高效污染物去除,保障出水稳定达标:在高强度水质冲击前后,通过对二沉池出水的连续监测发现,HJDL工艺对有机物、氨氮的去除率均超过85%,即使在进水COD、氨氮浓度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仍能快速恢复稳定运行,确保出水水质持续达到一级A类标准。
3. 工艺稳定性与适应性强:HJDL工艺通过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维持,实现了污泥沉降性能的优化和生物量的高度富集,有效解决了传统工艺中污泥膨胀、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尤其适用于水质水量波动大、工业废水占比高的复杂场景。

03 改造成效与应用价值:技术革新引领污水厂升级改造新方向
此次HJDL工艺提标改造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解决了该污水厂的超负荷运行难题,更彰显了技术创新在污水处理领域的核心价值:
1. 提量增效与稳定达标兼顾:在“三不”条件下实现处理规模提升60%,且出水水质稳定优于一级A类标准,为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
2. 运行成本优化与抗风险能力提升:高密度微生物群落减少了药剂消耗和能耗,长期运行成本显著降低;同时,强抗冲击性能使污水厂能够从容应对水质水量波动,降低运行风险。
3. 为同类污水厂改造提供示范:HJDL工艺无需大规模土建改造、可在不停产条件下施工的优势,以及对复杂水质的适应性,为全国范围内类似超负荷运行污水厂的升级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