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王瑞萍:发挥价格治理机制作用,赋能供水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时间:2025-10-27 13:17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在当前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引领下,供水行业作为维系城市运转与民生福祉的重要行业,正站在历史性的转型路口。既面临着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与精益化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机遇,也承受着如何破解价格机制难题、保障行业可持续健康运营的现实挑战。水价这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成本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要素,已成为深化行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

2025(第十届)供水高峰论坛上,中国价格协会能源和供水价格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瑞萍交流价格改革要点和体会,为供水行业探索价格改革提供研究思考。

 image.png

中国价格协会能源和供水价格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王瑞萍

深耕“煤水油电气”, 破解价格改革难题

中国价格协会能源和供水价格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8月15日,是全国性、非盈利性的专业社团,按照国家民政部相关规定登记注册成立,是中国价格协会的分支机构,接受中国价格协会的全面管理。

专委会立足于煤、水、油、电、气五大行业领域,在价格管理方面搭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开展能源和供水价格领域的理论政策和相关问题研究,组织专业研讨,协助企业开展价格政策法规和价格知识的培训,提供相关咨询。

专委会紧紧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向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反映企业有关价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具体工作包括六个方面:一是成立专业团队。专委会围绕“煤水油电气”先后成立了6个专家组,研究力量充分壮大,其中供水价格专家组于2023年成立,专家来自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企业和高校,约20余人;二是加强战略合作。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等7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三是深入一线调研。了解能源企业实情,研究破解能源发展、特别是新能源发展的难题;四是服务行业发展实际。承担能源与供水价格百余项课题,开展南水北调、黄河万家寨等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研究,为后期水利价格和供水价格研究奠定了基础;五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培训会,促进会员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为供水行业组织了水利价格综合改革、成本价格监审等交流培训;六是注重人才实践培养。与高校联合开展在校学生培养,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与实践平台。

学习领会改革精神,明晰水价改革要求

党中央对水资源利用、保护高度重视,对水价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

在中办、国办印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中,提出了价格治理的四个机制,分别是:形成机制、引导机制、调控机制和监管机制。

在上述意见当中与水价相关的要求包括:一是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1.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鼓励供需双方按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积极推进新建水利工程提前明确量价条件。二是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1.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健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优化居民阶梯水价制度。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垃圾处理计量收费,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

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价格形成机制和引导机制得到充分体现。建立煤电机组和抽水蓄能容量电价机制、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是价格形成机制的有效实践,是对“分品种、有节奏推进各类电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要求的落实,后续也将会按照意见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动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和辅助服务价格由市场形成。9月份刚刚出台的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是“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要求的具体体现。

在水价改革推进过程中,需要认真学习、全面理解中央及国家发改委关于水价改革的精神,准确把握文件实质,落实关于水价治理各项要求,充分发挥价格治理机制作用,有效破解改革难题。

强化专业交流合作,开展水价研究探讨

供水行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升级和价格机制优化,构建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公平分配的新格局,推动保护水资源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保障民生,促进水企业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的重大课题。

水资源和电力具有共通之处,从重要性而言,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价格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成本和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从研究重点而言,都需要有效发挥价格治理机制的作用,实现对资源的合理调节和高效配置,对生产和消费进行有序引导。

中国价格协会能源与供水价格专委会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组织水行业专家研讨交流,对推进供水价格改革认识更加深入,理解更加清晣。一是坚定市场方向。水是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短缺商品。要符合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总体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做到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交给市场。二是深化水价改革。充分发挥价格机制作用,推动水价改革不断深入。比如,作为重要的公用事业供水价格机制的建立,既体现公益属性,由政府提供基本保障和基本服务,同时又体现对提供服务供水企业的成本补偿。三是突出节约效率。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机制,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节约使用,调动企业积极性,更好地提高供水效率。四是采取综合措施。水价改革涉及范围广,水行业做到可持续发展,需统筹兼顾,各方面需全面履行职能,加大资金投入和改造力度,保障水企业经营运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五是积极稳妥推进。水价是重大民生工程,必须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支持。制定调整水价,特别是城镇供水价格,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条件、居民收入水平、水资源状况等综合因素,科学制定,稳妥组织实施。

12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