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湘江北去,在长沙橘子洲头映照出城市的现代轮廓,在湘潭窑湾古街流淌着千年文脉,在岳阳洞庭湖畔托举起天下名楼的巍峨身影。这条孕育了湖湘文明的母亲河,串联起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脉搏,也承载着“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时代使命。
湘江流域的长沙、湘潭、岳阳三大重镇,正以各自的方式展现着湖南发展的蓬勃活力:长沙以“工程机械之都”融合科技与山水,湘潭以红色文化IP打造沉浸式体验,岳阳以洞庭生态保护区示范绿色发展方向……正是这片灵秀水域滋养的经济文化核心区,既彰显着湖南的独特魅力,也面临着工业转型与生态保护的双重挑战。
湘楚文化,灵秀水乡
湖南,这片被誉为“鱼米之乡”土地,始终与水脉脉相通。湘、资、沅、澧四水交汇奔流,洞庭湖烟波荡漾,它们不仅塑造了灵秀的地理,更孕育了深厚的水文明。从澧水河上闪烁的板板龙灯,到凤凰古城沱江边的吊脚楼影,水,一直是这片土地上文化与情感的摇篮。
水也流入湖南人的日常。清晨一碗热气腾腾的湘潭米粉,街头巷尾飘着臭豆腐与糖油粑粑的香气,这些滋味早已刻进一代代人的记忆。传统工艺如湘绣、侗布,不再是静默的遗产,而是化身为年轻人喜爱的时尚配饰;依托江水湖景而建的民宿、环湖舒展的骑行绿道,让“住在风景中”成为可触摸的生活;日益便捷的高铁和高速网络,更让“周末漫游湖南”成为附近人们从容出发的选择。
而舞台上,《瑶寨风情》的欢快节奏、《沁园春·长沙》的壮阔吟诵、《辣妹子》的活泼旋律、《又唱浏阳河》的深情致敬,这一切艺术表达的背后,是水滋养出的文化与风情,也是水环境持续治理与守护的成果。
这一切水清景美、人文荟萃的景象,离不开持续的水环境保护和污水治理工作。只有清澈的河流与健康的湖泊,才能承托起文化的传承、生活的诗意与未来的发展。守护每一汪清水,就是守护湖南这片土地的生命力与魅力。
政策引领,治水新篇
从管网改造到流域统筹,从污染源管控到生态补偿,三湘四水间,一场系统性的水环境治理变革正在深入推进。
《湖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明确统筹强化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修复“三水共治”,重点解决总磷污染防治、城乡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12项重点工作。
《湖南省城镇污水管网建设运行管理若干规定》,推行“厂网一体”、专业化运行维护和按绩效付费管理制度。这一规定对城镇污水管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全面要求。
《湖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2-2030年)》要求到2025年,污水得到有效管控的建制村覆盖率不低于37%,建有污水治理设施的农户治理率不低于39%,污水处理设施排水达标率不低于80%,纳入国家重点监管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达100%。
博汇特足迹,科技治水
博汇特积极响应湖南省治水政策,运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污水处理技术,完成一系列项目助力湖南的水环境治理工作。
01 永兴城南高新污水处理厂项目
污水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园区污水
项目规模:20000m3/d,其中工业污水比例小于25%
工艺流程:预处理+BioDopp生化工艺+深度处理
出水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
生态意义:该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减轻了污水对周边自然水体的污染负荷,为维护区域水生态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高品质的出水可作为再生水资源回用于园区企业,有效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构建绿色低碳园区奠定基础。
02 临澧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项目
污水类型:市政污水
项目规模:10000m3/d
工艺流程:粗格栅及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调节池+水解酸化池+BioDopp生化池+高密度沉淀池+纤维转盘滤池+消毒池
出水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
生态意义:该项目的建成投运显著提升了开发区的水污染治理能力,为保护澧水流域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
03 永兴县两新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
污水类型:工业园区废水+生活污水(两新产业园主要工业类型包括机械制造和精细化工产业)
项目规模:5000m3/d,其中工业废水量占总污水量的75%
工艺流程:预处理+BioDopp生化工艺+深度处理
出水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
生态意义:该项目高效去除了机械制造和精细化工废水中难降解污染物,显著降低了重金属和有机毒物对周边水体的环境风险,为区域水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项目的稳定运行有力支撑了产业园绿色循环化改造,对推动当地工业污染减排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04 临澧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污水处理项目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