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胡大郢净水厂是十五里河流域中上游全地埋公园式污水处理厂,在第四期“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比选中荣获生态化标杆污水处理厂称号,采用“全地埋式处理+地上体育公园”创新建设模式,核心技术为“改良A²/O+反硝化深度处理”工艺;运营中通过AI智慧水务系统与精细化管控,实现出水水质稳定率86%、再生水利用率61%,先后获“黄山杯”“安徽省优秀运营单位”等多项荣誉及5项专利授权;项目不仅解决十五里河流域污水治理难题,为河道提供生态补水,还通过“分层供地”提升土地利用率,打造免费开放式体育公园,显著提升民众幸福感,为城市污水处理与生态保护、公共服务融合发展提供典范。
01.标杆简介
合肥市胡大郢净水厂坐落于十五里河北侧、宿松路东侧,南侧接壤高铁铁路及铁路交通枢纽用地。采用全地埋式创新设计,设计规模10万吨/天,总占地面积58.6亩(含代征绿化带),其中地下箱体占地28.47亩,服务范围覆盖面积达28.6平方公里,主要承担着收集处理十五里河流域中上游污水的重要任务。
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改良A2/O+反硝化深度处理”,尾水排放至十五里河,出水执行《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排放限值》DB34/2710-2016,在此基础上,总磷、总氮、氨氮和化学需氧量4项指标浓度值分别不高于0.3mg/L、5mg/L、1.5mg/L、30mg/L。
图工艺流程图
项目于2016年10月开工建设,2018年11月30日调试运行,2018年12月31日完成环保验收,2019年12月正式转入商业运营。
图胡大郢净水厂鸟瞰图
胡大郢净水厂在第四期“双百跨越”标杆比选中荣获生态化标杆称号。其采用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先进技术,同时应用的“AAO工艺高标准处理城镇污水低碳集成技术”和“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集成技术”也获得国家级的鉴定证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工程建设中,先后获得“庐州杯”、“工程优质奖”、“黄山杯”奖、国家级“市政工程最高质量水平评价”,工程建设成绩优。在运营中,先后获得“安徽省优秀运营单位”、合肥市环境教育基地和连续3年6次在合肥市18座城区污水厂评比第一名等多项荣誉,并获得5项专利授权、发表论文3篇,运营管理成绩显著。
图相关荣誉
02.项目特征优势
(一)建设选址灵活
建设地址地形呈狭长状,土地形状极不规则,商业开发难度大,加之毗邻高铁线路,进一步限制了开发利用方式。在此地块建设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既能充分发挥环境效益,又能深度挖掘土地资源价值。选址理念契合“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就地再利用”的城市水资源高效管理与利用思路,与城市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不谋而合。
图项目选址
(二)解决邻避效应
所有生产设备均安置于地下箱体内,运行噪声得到最大限度地阻隔,不会对周边人居环境造成噪声污染。地埋式设计使得污水处理厂无敞开式水面,有效规避了“光”污染问题。污泥脱水设施同样位于地下箱体,采用封闭罐车直接外运,杜绝臭气散发。同时,针对粗格栅、细格栅、厌缺氧池等污水处理进水预处理区及污泥脱水机房等关键区域,配备加盖收集和恶臭气体集中处理系统,对臭气进行有效收集处理,达标后高空排放,基本消除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影响,成功解决了传统污水厂常见的噪声、臭气、光污染等“邻避效应”问题。
图生产环境
(三)占地面积小
建筑物布局紧凑合理,充分实现空间的高效利用,采用地下箱体两层结构,将生产辅助用房与处理单元叠合布置。10万吨/天处理规模的箱体占地面积仅28.47亩,相较于同规模地上污水厂,面积节省近三分之二,为城市后续开发节省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四)地上体育公园
箱体顶部覆土绿化,并配套建设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足球场、儿童乐园、老人活动区、智能跑道等丰富多样的体育设施,打造成为免费开放式综合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休闲游憩场所,彻底改变了民众对传统污水处理厂的刻板印象,显著提升了民众的幸福感。同时,通过一个地块“分层供地”模式,极大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率,有效提升了周边土地的商业使用价值。
图社会开放
(五)工艺运行稳定
在低温条件下,市政污水厂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种群数量稀少、活性较低,分解有机物能力弱,导致处理效率低下,出水水质难以保证。而胡大郢净水厂的地下箱体结构温差小,冬季水温始终不低于12度,为生物处理系统营造了稳定的运行环境,确保了出水能够稳定达标排放。
03.生态化标杆成效及荣誉
胡大郢厂在污水处理领域始终追求不断进步,不仅在精细化管理上取得较好成果,更在生态化建设方面打造行业标杆。通过科学规划与创新设计,将污水处理与生态保护、社会效益有机结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区别于常规污水厂,我厂是建造于流域中上游而非下游的全地埋公园式污水厂,除了发挥污水厂的基本属性,还承担着环境系统改善、城市与污水厂融合、污水调度优化等生态功能。为此,我们通过合理设计、除臭设施、智慧管控、生态修复等途径开展生态化创建工作并获得政府、市民、行业高度认可。
图胡大郢厂区位
(一)建设与改造合理性
巧妙利用高铁周边不规则土地建成地埋厂,这种创新设计极大地节省了地面空间。在生产箱体上部,一座开放式体育公园拔地而起,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同时,毗邻高铁站的特殊地理位置,促使污水厂在规划时充分考虑高铁红线问题。除体育公园区域外,大量灌木绿化被栽植,景观花园也得以精心打造,经测算,绿化覆盖率高达88.6%。这一举措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隔音降噪、净化空气的作用,为高铁运行和周边居民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将污水处理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和绿化景观相结合,胡大郢污水厂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了周边区域的社会效益。
图地上公园
(二)全方位除臭与降噪处理
臭气和噪声是污水处理厂常见的环境问题,但胡大郢厂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成功解决了这些难题。在除臭方面,厂内安装了4套除臭设施,覆盖了预处理、生化池、污泥间等臭气产生点。同时,对栅渣堆放处、生化池盖板缝隙等容易散发臭气的部位进行密封处理,确保臭气能最大限度地被收集处理,除臭覆盖率达到100%。在降噪方面,利用地埋厂特性,将产噪设备均安装于水池或地下负二层。为进一步保障人员安全性,还对部分设备如离心机、鼓风机等加装隔音装置,厂区降噪效果显著。这些措施使得胡大郢厂在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实现了与周边居民和谐共处。
图生产现场
(三)智慧水务与精细管控
胡大郢厂紧跟时代步伐,开展了AI智慧水务系统以及日常精细化控制模式,使得出水水质稳定率达到86%。厂内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60-2011)等相关规范文件,结合地埋式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控制特点,在进水口、出水口、好氧区、多功能区、二沉池、滤池、消毒池、出厂污泥及回流污泥等关键节点设置自动监测仪表,并辅以人工化验,以确保污水处理过程的精确监控与优化运行。
(四)尾水利用与生态改善
稳定的水质为尾水的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尾水排放途径主要有四部分:直排十五里河(30~35%)、市政取水机(0.5~1%)、公园绿化灌溉(0.5~1%)、天鹅湖景观补水(65~70%)。除绿化灌溉外,其他三种途径均分别安装流量计,通过综合统计,再生水利用率达61%,极大地提高了尾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尾水效益的最大化。其中,补充至十五里河的尾水有效改善了河流生态环境,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河流生态
(五)开放参观与科普教育
胡大郢厂制定了详实的参观交流制度,同时配备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措施,已实现所有区域对外开放,可服务学生团体、社会团体、政府机构。通过开放参观,让更多的人了解污水处理的过程和重要性,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这不仅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担当,也为其他污水处理厂树立了榜样,促进了环保知识的普及和环保理念的传播。
图公众开放
04.结语
合肥市胡大郢净水厂作为全地埋式生态化标杆净水厂,通过创新的“地下处理+地上公园”建设模式、先进的“改良A2/O+反硝化深度处理”工艺、智慧化的管控系统及全方位的生态保护措施,实现了生态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既解决了十五里河流域污水处理难题、改善了河道及巢湖水环境,又高效利用了不规则土地资源、为市民提供了公共休闲空间,还通过科普教育提升了公众环保意识,且凭借优异的建设与运营成果斩获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及专利。
在行业层面,该项目为污水处理厂破解“邻避效应”、实现生态化转型、集约化利用土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范例,尤其为流域中上游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厂、站、网、河”一体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在社会层面,其推动了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实现城水共生的发展目标,提升了城市品质与民众生活幸福感。
未来,胡大郢净水厂以“达标为本,安全先行”为基础,推进“六化”建设,打造区域治理示范工程,将持续为城市排水系统运营提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动力,进一步巩固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生态化标杆地位。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