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案例】固镇县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河东村污水处理站

时间:2023-05-04 13:53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固镇县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河东村污水处理

推荐单位: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工程总包

项目所在地: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

项目概况

固镇县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包括9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及污水管网建设,分为2期建设,日处理污水量总规模为680m³/d,河东村污水处理站是其中一个子项目,该污水处理站水量为80m³/d,管网总长度约7.8km(含入户管),项目于2022年8月开工建设,2023年1月投入运行。工程主体工艺设备采用“魔方舟”A3O泥耦合高效脱氮除磷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出水可稳定达到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3527-2019)中的一级A标准。

示范意义

河东村污水处站自2023年1月投入运行以来,设备运行状况良好,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安徽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3527-2019)中的一级A标准,满足了县域“城镇村三级设施布局合理、管网延伸覆盖有序、生活污水治理与整体生态环境改善相适应”的基本要求,秉承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宗旨,为保障和改善当地水质起到的重要的作用,获得了政府方及业主方的高度好评。

该项目适合推广应用于中东部平原及周边水系较为发达,年平均气温不低于15℃,居住点较为集中,以集中式处理为主,处理后污水排放标准要求较高的村镇。

该项目处理工艺能够满足15-2000吨/天的污水量处理要求,适用于村镇污水产生量、浓度波动大的特点,农村可建设用地范围小,选址困难的村庄。

通过农村污水站区及配套管网的同时建设,大力推进管网“进院入户”工作的开展,做到应收尽收,能收尽收,做好农村污水收集的最后1米。因地制宜选择可分散可集中处理模式,采取一村一策、一路一策,做到减少投资,节约成本。

通过建立标准化运维管理体系,利用“建管一体化智慧水务”系统,实现可视化、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高效化的运营,极大地减少人力的投入。稳定达标排放的尾水可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农业灌溉等,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农村水环境的长治久清。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该项目是农村“五位一体”技术路线的典型范例,从管网收集系统→场站污水处理系统→移动式污泥脱水系统→远程管理的智能基因的搭载→实干严谨的管家式服务的应用。

处理后出水可作为农业灌溉的补充水源,出水稳定达标。

(2)社会效益

本项目自从建设至今运营,得到了政府与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给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该项目提高了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条件,对固镇县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生态效益

污水管网对农村院户污水收集能够做到应收尽收,对于建设前农村污水乱排,河流黑臭,院户污水不能有效收集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对固镇县周边水系的治理和保护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A³/O泥膜耦合高效脱氮除磷工艺

(2)工艺/装备原理

污水经外部污水管网收集进入调节池,先通过机械格栅拦截大的悬浮固体,而后经过调节池均质、均量后,由提升泵输送到魔方舟设备。

原污水和部分回流污泥一起混合进入厌氧单元,厌氧单元主要功能是将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低级脂肪酸,并实现磷的释放,溶解性有机物被微生物细胞吸收而使污水中BOD5浓度降低。

厌氧单元出水自流进入缺氧单元,利用进水中的碳源对回流自好氧单元的硝化液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降解来自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出水自流进入好氧单元,通过附着在悬浮填料上的大量好氧微生物,氧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转变成对环境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水中的氨氮及有机氮化合物被氧化成硝酸盐(硝化反应),同时进行磷的过量摄取;

好氧单元出水自流进入沉淀单元,在沉淀单元中进行泥水分离,并去除污水中的SS。

沉淀单元中污泥一部分回流进入厌氧单元,剩余污泥排入贮泥池,池中污泥定期由移动式污泥车脱水后,外运进一步处理和处置。

出水通过巴氏计量槽计量后达标排放,可进行农业灌溉等资源化利用。

(3)工艺/装备特点

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采用A³/O泥膜耦合脱氮除磷工艺,抗冲击负荷强;

采用微生物增强技术,处理效率高;

独特的保温设计,可满足寒冷地区运行;

12

编辑:黄延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