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城乡供水一体化报告(2020版)》正式发布啦!

时间:2020-11-09 10:21

来源:E20供水研究中心

评论(

水费收缴率不高,通常大家会采取提升服务水平助推水费回收、建立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积极性等措施来改善。除此之外,我们建议推行用户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前,与农村居民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注重宣传引导,让用户充分了解工程建设方案、资金筹集办法、工程建成后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水价标准和服务标准,并征求用户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让用户代表参与全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以便更好地促使用户群体理解农村供水工程的益处和价值,让农村居民有更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城乡供水一体化再定义

在探讨现状、问题和解决建议之后,再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定义进行回顾与思考。

目前还没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给出明确的定义,仅《江西省农村供水条例》对本概念做出解释,可作为参考: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以县域为单位,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以城市供水管网延伸和规模化供水工程为主,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为辅,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补充的供水工程体系,实现全民覆盖,城乡共享优质供水服务的供水保障模式。

E20供水研究中心强调,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实质不在于城市和乡村的供水系统必须存在物理上的连接(比如同一个水源、供水管网联通、同一个水厂),而在于乡村居民能享受到和城市用户同样标准的自来水、同样标准的供水服务,城乡供水一体化更重要的是目标、是效果。

当提及“城乡供水一体化”时,不少从业者喜欢用“同城、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来概括,对此,E20供水研究中心进行了延展和诠释,认为最根本的是“同策”。建议各地在颁布新政策时,需协调好现有政策,保障城乡供水处在同样的政策框架之下,拥有同样的远景目标,避免“政出多门,相互打架”;尽快让城乡供水拥有对等的政策制度体系,是缩短城乡差距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有利于从根本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破二元割裂的局面。如果城镇和乡村执行两套不同的政策体系,不同的水质标准,就难以实现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权利和同等的公共服务。

案例成功因素总结

为使读者在熟知理论事实的基础之上,了解更多可参考的实践经验,《城乡供水一体化报告(2020版)》中收录了五个案例:首创枞阳农村自来水并网PPP项目、清丰县“丹江水润清丰”城乡供水一体化PPP项目、江西“乐平模式”、佛山“三水”和“高明”模式。分析发现,这些比较成功的项目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政府和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项目形式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广义的PPP或是资产有偿转让、无偿划拨等,都需要政企双方进行深度的融合,达成共识、聚集合力,作为解决农村供水问题的基石。

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农村供水和城镇供水有很大的差别,点多面广分散复杂,每个乡村的实际情况差别非常大,有的可能在山区、高原,有的在平原、丘陵;有的水资源丰富,有的常年干旱;它们的实施模式和解决方案都不尽相同,需要在前期准备、整体统筹设计的时候,就加以区别,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不能生搬硬套。

三、商业可持续。农村供水是民生问题,在解决农村供水安全、保障社会效益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应兼顾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使得解决农村供水问题的模式和方法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复制。

四、注重长期的运营管理。农村供水项目,建设只是两三年的事,而运营长达二三十年甚至更久,因此,长期的运营管理更值得大家引起重视,核心是规范化的运营管理制度、水质监测、供水服务、水费收缴、设备养护、应急措施等,一些走得比较靠前的企业也引入了智慧化的手段助力供水管理决策。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17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