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召义坦言,加入东旭大家庭,是因为人活一生,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要有更高的人生追求,要“利国”“利他”。“东旭蓝天现在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就是在做利国、利他的事儿。”
经历是一笔财富。7年的大型央企工作经验,让他学到了严谨细致、规范守序;15年的上市民企从业经历,让他领会了市场化运作的精髓和集约高效的内涵;2年多的创业经历,则让他对企业经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悟。
带着过往数年积累的经营实践、经验教训,2017年加入东旭蓝天的卢召义壮志满怀,欲带领东旭蓝天迈上发展新台阶。
“这里有齐全、完善的制度,这里有勤奋、可爱的员工,这里有专业、规范的平台,这里更有股东方的不懈支持。如果可以,我希望在东旭工作到老,与东旭人一起奋斗、打拼,开创更美好的未来。”卢召义动情地说。
“做强做大东旭是唯一目标”
谈及对东旭蓝天的感受,卢召义认为,团队能力、公司执行力、公司经营理念和严谨的态度是吸引他的四个维度。这位行业大咖笑言:“我的经历好像就是冥冥之中为东旭准备的。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把东旭当作我人生的最后一站,把东旭做强做大是我唯一的目标。”
记者采访卢召义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但对卢召义来说,周六也是工作日。
若以一周为时间坐标,卢召义标记为“空闲”的档期几乎只有周日半天,而就连这半天的聚会,他也都是在跟业内的朋友讨论工作。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想要做成点儿事,不努力真不行。”卢召义感慨道。
就在不久前,东旭蓝天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会议审议同意聘任卢召义担任公司总经理。公告一出,市场纷纷评价道:这是如虎添翼。
积极的市场评价或源于卢召义的职业履历。卢召义职业生涯第一站,是在央企。在央企,卢召义首先学到的就是“严谨”二字。“央企的管理体系健全,一环扣一环,在央企7年积累的项目管理知识和经验,直到现在我都很受益。”
卢召义进入生态环保行业始于东方园林。自2000年起,卢召义一步步从东方园林项目经理做到公司高管。“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东方园林学到的,因此也打下了良好的行业基础,同时也增加了对市场以及员工凝聚力的理解。”卢召义说。
卢召义在东方园林一待就是15年,在成长为行业领军者后,卢召义离开了东方园林。“刚离开时很困惑、很痛苦。虽然财务已经自由,但却没有方向。如果找不到工作方向,是不是索性就不工作了?”卢召义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当一个人工作不再是为了名利之后,就会真正思考人生奋斗的方向——要做有意义的事,一是利国,二是利他,比如公司、同事、伙伴、家人、朋友。
想明白这些之后,卢召义决定创业。2015年,卢召义成为上海复星集团的合伙人,并出任星景生态创始人和总裁。
当他决定启动新事业的时候,原来的老部下都选择了追随他。“五个人租了栋民宅,简单收拾了办公桌椅,简单吃了盒饭,就算开始新事业了。一开始还没盈利的时候,我就自己掏钱发薪水。”卢召义回忆道。
“当时我们写了一个条幅——‘我们从这里出发’,这个条幅到现在还留着。”对于当时的细节,卢召义记忆犹新,这段经历也被卢召义称为最宝贵的人生财富。“我是不怕困难的人,越困难越强,这是我的特性。”
2017年,东旭蓝天收购星景生态,卢召义出任东旭蓝天环保板块负责人。谈及对东旭蓝天的感受,卢召义认为,团队能力、公司执行力、公司经营理念和严谨的态度是吸引他的四个维度。
除此之外,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支持也是他看重的一点。东旭蓝天去年定向增发,大股东东旭集团是唯一认购方,募集资金用于光伏电站建设项目。“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支持非常重要,不可或缺。”卢召义说,以PPP为例,有了集团的支持,公司内部聚合能力是不一样的,这有利于强化公司对项目的判断、投资风险的把控。
卢召义还分享了在东旭蓝天工作生活的两个细节:一是,公司有自己的食堂,从早餐到晚餐全部对员工免费开放;二是,每月的第一个上班日,从集团董事长到全体员工都会参加升旗仪式,升国旗奏国歌,“十多年了,雷打不动。”
“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我们不是挂在嘴上,十几年来就是实实在在这么做的。”这位行业大咖笑言,“我的经历好像就是冥冥之中为东旭准备的。如果可以的话,我会把东旭当作我人生的最后一站,把东旭做强做大是我唯一的目标。”
卢召义坦言,加入东旭大家庭,是因为人活一生,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要有更高的人生追求,要“利国”“利他”。“东旭蓝天现在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就是在做利国、利他的事儿。”
两大核心业务发展规划清晰
“东旭蓝天在2017年底实行‘去地产化’,确立了‘新能源+生态环保’的绿色产业战略发展格局。从剥离那天起,我们就已经做好准备去面对。”卢召义告诉记者,未来,公司对光伏资产的投资会持续加强,“我们内部将光伏资产定位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压舱石。”
在东旭人眼中,公司年轻,一直在前行,为了早日成为国内领先的环保新能源综合服务商,公司的发展一直在路上。
卢召义告诉记者,东旭蓝天发展至今才3年,但已完成几项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动作,为东旭蓝天实施“新能源+生态环保”的双轮驱动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早在2010年1月,大股东东旭集团成立太阳能研究所,东旭蓝天的发展即已现雏形。4年后,东旭集团成立东旭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预示集团正式进入新能源电站投资领域。
“东旭蓝天在2017年底实行‘去地产化’,确立了‘新能源+生态环保’的绿色产业战略发展格局。从剥离那天起,我们就已经做好准备去面对。”卢召义告诉记者。
2017年12月底,东旭蓝天发布公告称,将旗下全部房地产业务转让给东旭集团旗下的旭日资本,交易对价共计21亿元。公司当时表示,在生态环保和新能源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这一背景下,进一步聚焦绿色发展,不仅有助于公司生态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及其业绩实现,还将有效减少公司财务费用和资产负债率,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