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有何不同?我国首座污水处理概念厂筹备四年终开建

时间:2018-05-09 17:43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洪翩翩

评论(

当今中国,一座传统的污水处理厂可能面临这样几种现实困境:还在沿用国外六七十年代落后的工艺路线、还在用高能耗换取高水质,又或者时常身陷“致污”质疑、“邻避”之困,资源回收也几近空白。这些困境背后,影射出的是我国污水处理行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遗憾和阵痛:由于整体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行业短视、粗放、混乱,甚至劣质的发展路径,与经济、社会对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当量的积累脚步放缓,寻求质变的努力开始了。”

近日,一场污水处理行业的伟大革新,在筹备四余年之后,终于从梦想照进现实。4月17日,我国第一座面向2030~2040年的城市污水概念厂在“环保之都”宜兴破土动工,这座取义“概念车”的污水处理厂,以前瞻的构思、独特的创意和最新的科技成果,试图破局我国污水处理困境,探索未来发展方向,引领世界前行。

奠基仪式当天,概念厂专家委员会成员曲久辉、王凯军、王洪臣、余刚、俞汉青;宜兴市相关部门领导;项目投资、设计与建设机构中持股份董事长许国栋以及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相关院士等百余人悉数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会上,曲久辉表示,“概念厂事业的发展之路是一个共同探索未来,明晰方向的思考过程;是一个不断将蓝图变为现实的实践过程;更是突破束缚,融聚智慧的创造过程。即将开展建设工作的宜兴概念厂,将会是概念厂事业这一阶段思考与探索的具体表达。”

image.png

奠基仪式现场

image.png

曲久辉致辞

image.png

概念厂团队主要人员合影

初现“庐山真面目”

2014年初,曲久辉、王凯军、王洪臣、余刚、柯兵、俞汉青等六位国内水处理行业的知名专家竖起一面大旗,提出要用5年左右时间,建设一座(批)面向未来、超越当今世界先进水平20年的污水处理概念厂。这一带有革新气质的命题一经面世,随即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大家开始憧憬和思考,一座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厂究竟应该什么样。

彼时,概念厂的雏形尚无定案,但专家们结合国际先进经验以及自己对我国水处理现状独到的见解,通过多次研讨,给出了概念厂应该有的四大追求——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回收、环境友好。

四年来,在六位专家的主导下,围绕“四大追求”,概念厂完成了设计、选址,技术方案初选、总体设计、工程建设审批及施工设计等工作,随着项目的开建,它的轮廓也清晰起来。

作为国内首座概念厂,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坐落于宜兴环保大道与科技大道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120.5亩,设计日处理污水2万吨,日处理污泥和有机垃圾各25吨(80%含水率),主体工艺采用“碳磷高效分离+主流厌氧氨氧化+精处理”。

image.png

概念厂工艺路线图

图片来自概念厂专家委员会

一座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厂,工艺路线代表着其先进性,备受关注,革新就从这里开始。

近年,作为传统污水处理的主流工艺,沿用百余年的活性污泥法因为高耗能、高产泥等原因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而“理论上可以降低60%以上的能耗需求,基本不需要有机碳源,还能降低80%的污泥产率”的主流厌氧氨氧化技术则散发着无穷魅力,成为未来污水处理主流工艺的“热门人选”,国际上也都在纷纷试水,以期领先摘取这只明珠并领先国际同行。

这次,在首座污水概念厂的创新体系中,主流厌氧氨氧化也成为主要的示范工艺,被“委以重用”。事实上,这一工艺在前期试验中已经得到了令人振奋的反馈。

负责概念厂整体工程设计的总工程师郑兴灿表示,“概念厂集成应用了多模式、可循环调整的多级主体工艺,有机融合了高效预处理、碳磷高效分离、主流厌氧氨氧化等工艺单元”。

按照这一设计方案,未来,概念厂将可以实现出水安全可持续、污染物极限去除与能源资源高效回收的目标。“同时,为达到安全出水,我们还针对污水中抗生素、药品等新兴污染物进行了削减控制”,余刚说。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概念厂专家委专家柯兵则特别提到了概念厂在物质循环和资源回收上的创新,他表示,不同于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设计理念,概念厂希望把更多的污染物转化到污泥中,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厌氧好氧发酵,将污泥变成富含营养的有机肥,回归土地。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厂的价值,实现更大的物质、能量循环,以概念厂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综合体被创新性地提了出来,这一生态产品将概念厂、现代农业、生态景观等进行有机组合,未来将为中小城市提供一个集养老、休闲、健身、体验于一体的生态公园。

“将污水厂、垃圾场等城市负资产变为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的正资产,成为中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动机,实现水处理产业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重塑。” 许国栋表示。

实际上,宜兴城市资源概念厂只是梦想的初步展示,在专家们眼里,概念厂是一个重要的巨大价值创造的过程,要画出其具象,需要更多方面的参与、更长时间的探索、更多维视角的勾画。

编辑:徐冰冰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