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环保部12月新闻发布会实录:2018中央环保督查“一把手”约谈如何搞等热点问题尽在这儿

时间:2017-12-28 14:57

来源:环保部发布微博

评论(

专家们对秋冬季大气重污染的来源与成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专家分析认为,燃煤、机动车、工业生产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PM2.5重污染的主要来源。其中,燃煤排放是冬季首要来源,对重污染期间PM2.5的贡献可高达50%左右。今年入秋以来几次重污染过程,硫酸盐在北京市PM2.5中的占比降至约10%甚至更低,表明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散煤和“散乱污”企业整治已取得成效。同时发现,硝酸盐在北京市PM2.5中的占比高达30%以上,表明机动车等排放的氮氧化物对硝酸盐的贡献凸显,需进一步加强管控。

专家们的研究还发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PM2.5爆发式增长成因可概括为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3种类型。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段三种类型贡献比例不同,相互混合。在污染物排放强度大的城市,如石家庄、唐山、邯郸等,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往往出现本地积累型重污染。而含有高浓度PM2.5的污染气团在主导风向作用下漂移,与局地污染叠加,导致下游城市出现重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气态污染物在适宜条件下快速反应生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有机气溶胶等二次颗粒物,并伴随吸湿增长,进一步加剧PM2.5污染,造成二次转化型重污染。专家认为,北京市秋冬季PM2.5爆发式增长往往是以上3种污染类型的叠加。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进展,但是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仍是重中之重,是一块硬骨头。应该说现在随着专家们的不断介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秋冬季大气污染难题正在顺利破解之中。

根据监测显示,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1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8.5%,同比上升31.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1.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1月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一次重污染过程,启动了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由于各地及时落实减排措施,联合行动,精准应对,大大降低了重污染过程的影响,主要污染物减排比例在20%左右,污染浓度峰值比预测要低,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成为今年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典型案例。媒体朋友们也报道了,说我们在蓝天白云的情况下发布了预警通知,采取措施后雾霾爽约了,没有预想那么严重。就是因为我们对重污染天气的成因、构成、规律有了更加精细和科学的认知。

这些变化表明,“大气十条”确定的各项治理措施是有效的,方向是正确的,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的成效是明显的。这些成绩的取得,和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专家们的工作和贡献密不可分,也进一步增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

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群众都举报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第一轮督察期间,各督察组受理转办10余万件群众信访举报案件,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环境问题。请问这十余万件群众举报都是哪些问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但是中央督察组一来马上能办好了?

刘长根:受理群众信访举报是中央环保督察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督察的一个重要方法。针对第一轮督察转办的10.4万件群众举报,我们作了一些梳理,这里面有几个情况:一个从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的举报量要比中部地区的高,中部地区比西部地区高,我说的是平均数,每一个省有低有高。但是有一个特点,东北地区比较高,东北三个省举报数量不但高于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水平,这是一个特点。

第二是从举报涉及到的有关的污染因子看,大气污染这块占比大概41%,水的大概是17%,生态破坏类问题占了7.5%,这是按污染因子分的情况。

一类是群众身边的环境污染“小事”。这类举报占比最高,约占总数的65%左右。主要涉及群众身边的餐饮油烟、娱乐噪声、工地扬尘、生活污水、垃圾、小作坊加工等“小”污染,还有相当部分是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乡结合部聚集的环境脏乱、厂居混杂等问题。这类举报看起来都是 “小事”,但事关群众生活起居,对涉事群众来说就是“大事”,需要认真对待,下大力气有效解决。刚才记者讲了,当天举报第二天解决了,这种问题是能够解决。这类问题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城市建设发展管理的问题。

再就是一些区域性、流域性等涉及公共利益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水体污染、生态破坏、厂矿周边区域污染等,约占总数的27%左右。随着环保督察一批一批的推进,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日趋高涨,此类信访举报的数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这类信访举报反映的往往是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不容易短期解决,需要科学谋划,制订方案,加快治理解决的进度,并努力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于这类问题,督察组一般会采取现场抽查的方式核实情况,重要问题纳入督察报告和移交案卷范畴。

还有一些涉及邻避效应方面的信访举报。约占5%左右。这类信访虽然占比不多,但往往伴随着利益矛盾和舆情炒作,社会曝光度高,也是督察组和地方党委政府需要认真研判和谨慎处理的问题。

另外,还有一小部分涉及利益纠纷,或者是“同行举报”,大概占到3%左右。

从实际情况来看,以解决群众举报的环境问题作为一个重点的边督边改工作,应该讲效果很好。在督察方案中是找不到“边督边改”这四个字的,这是在河北督察试点过程中,回应老百姓需求,探索实践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为中央环保督察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一是营造了督察氛围。关注督察、参与督察、点赞督察一时成为风尚。从第一轮督察信访举报数量逐批增加也可以看出,群众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是真信任、真期盼。

二是强化了基层环保意识。基层是落实环保工作的关键环节,通过边督边改,不仅直接解决了问题,对基层干部更是一次有效的环保宣贯教育。

三是有利于转变基层干部作风。许多地方将边督边改和督察整改作为转变基层干部作风的重要契机,加强引导,加强教育,加强问责,取得了很好效果。所以我们讲,群众利益无小事,是中央督察的大事情,谢谢。

12345678

编辑:张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