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钱易院士:蕴含自然智慧的厌氧技术 未来污水处理的主力军

时间:2016-06-15 11:48

来源:中宜环科环保产业研究

作者:洪翩翩

评论(

钱易院士的环保经历堪称我国环保科技事业的缩影。她已经80岁高龄,却仍是大家心目中的女神,她身材瘦小,却被院士们尊称为先生。

钱易

作为中国第一代环保人,她见证了中国环保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作为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专家,她是工程院第零批次院士。她是江南才女,大家闺秀,她在环保界耕耘数十年,成绩斐然,尤其在水处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文明等领域造诣极深,贡献颇多。

钱易院士是我国第一代厌氧技术的实践者与推动者,她领导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奠定了我国厌氧技术发展的格局,缩短了我国与国外厌氧技术发展的差距,培养了一大批卓越人才。

近年来,钱院士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更是不遗余力的推动社会对厌氧技术的重视和科学认知,将其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关键技术。今年4月,当钱院士得知研究院在制作《环保产业》的厌氧专刊时,她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并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并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素材。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在微信平台推出厌氧专刊的部分内容,并以钱易院士的专访文章作为开篇之作。希望您和我们一起,与钱易院士共同回顾那段充满理想与奉献精神的岁月。

能有幸见到钱易院士,缘于本期策划的厌氧专题。钱易院士是我国厌氧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她主持的“七五”攻关项目,在我国的厌氧发展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成果曾一度带领着我国的厌氧水平走向国际尖端。如今八十有余的她,仍然在推行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而她和厌氧的故事,也一直在继续。为了再现厌氧发展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悲喜故事,我们联系了钱易院士,她听说我们要讲厌氧,十分高兴,欣然接受,很快就敲定了与我们会面的时间。于是,2016年4月18日,一个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们驱车前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见到了这位精神焕发、娴静温柔的科学家,听她娓娓讲述了她与厌氧的那些故事。

钱易

图为钱易院士接受研究院高嵩院长专访

初识厌氧,那段激情燃烧的科研岁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各项事业刚刚起步,无数个“第一”在这个年代产生,无数项经济、科研领域的空白在这个年代得到填补。钱易院士与厌氧的缘分,也在这个时代拉开序幕。抚今追昔,那段激情燃烧的科研岁月,对如今这位已越耄耋之年的院士而言,依然宛若昨日,依然别有情感。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如果单看厌氧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其实已经历史悠久,而要谈这段厌氧的历史,自然绕不开小型沼气池。上世纪50年代的中国,已经有很多地方都在研究农村小型沼气池的应用,清华大学也在其列。钱易院士当时作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参与了这项研究,实验点设在清华大学往北的一个农村里,实验设备——小型沼气池也由研究人员自己建造。

那时候,科研条件十分艰苦,一些在现在看来十分容易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却难到了“英雄汉”。据钱易院士回忆说:“当时我们做研究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就是如何提高厌氧发酵池的密封性,因为空气进去了,就不能形成完全的密闭环境,产沼气量就会大大下降。

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实验,但效果一直不理想,大家都有些沮丧。直到有一次,实验后沼气池的漏气程度好了很多,大家非常高兴,记得当时正值吃饭时间,大家都高兴地喊:收工啦,收工啦!钱易院士说,这样激动的场景至今她依然清晰的记得,而且当时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关于那段惊心动魄的小插曲,钱易院士娓娓道来。她说,实验成功后我们准备收拾实验设备去吃饭,因为那时候做实验都是在室外,电源大概在100米以外的房间,因此,拆掉实验器材后,插座并没有及时断电。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一个赶过来的实验伙伴说想看看实验成果,于是我拿了电插销去插插座,准备启动实验设备。

结果,惊险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插座没断电,我的手又有些湿,所以一下子就触电了!我当时被电得倒在地上打滚,如果这时去拔电插销,距离太远,可能来不及,正当大家手足无措之时,黄铭荣老师灵机一动,从旁边的小孩手里抢了一根木棍将电线拉了出来,将电断掉,救了我。

20世纪50年代,科研环境艰苦,物质条件贫乏,老一代的科研工作者们凭着热情与梦想投身于科研事业,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钱易

“七五”再续,画下厌氧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

转眼时间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第七个五年(1986-1990)发展时期到来。国家提出,要重点发展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等战略重点的新技术,要重点开发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于是,厌氧技术作为重要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被纳入“七五”(1986-1990)攻关项目。

那个时期,厌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荷兰、美国、巴西、印度等国都已经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UASB反应器也已经问世,而在中国,对于这项技术的研究还几近空白。在这样的背景下,钱易院士和胡纪萃老师一起担负起了这项技术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

钱院士回忆说,“七五”期间,我们做了一个大的项目,叫做“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这个课题开始于80年代末期,一共有14个单位参加,清华大学牵头,主要负责人是我和胡纪萃老师,做的废水种类有近10种,不同的单位做不同的废水,比如酒精废水、啤酒废水、制革废水、淀粉废水等,也尝试了一些新型的反应器,比如UASB、流化床等,温度是常温。我们清华大学当时的研究项目是“生物处理技术处理啤酒废水的实验研究”,也就是用厌氧技术来处理COD达到1500-2500mg/L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