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互联网思维在环保行业的突破口,在于用户思维的转变

时间:2014-06-04 15:30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赵飞

评论(

中国水网编者按:移动互联网浪潮已席卷了各个领域,传统的环保产业也正受到这股能量的巨大冲击。目前,由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主办,立昇企业支持的“移动互联时代对环保产业的影响”主题征文正在火热进行中。活动吸引了各行业人士踊跃参与,下文是桑德国际综合管理部主管赵飞带来的智慧分享。

(此文为文章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将在明天刊登)

对于环保企业,从2013年到2014年,除了并购外,互联网思维或许就是行业面临或者大家不得不共同面对的一个热点了。

有人总结了互联网思维的九大思维体系: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思维、流量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

目前也首先是互联网公司自己把这种思维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也让人们领略到了互联网思维的魅力和强大的正能量。小米犹如一匹丛林中杀出的白马,阿里巴巴基金的流行,无疑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互联网思维与我们生活的距离:它不是那么遥远,而就在我们身边。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第一,企业将重新构建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第二,企业会利用互联网工具改造企业内部的流程。如果这两个改造不完成的话,传统的制造业和传统的服务业都会被消灭。”

其实环保行业也不例外。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环保行业,又如何从互联网思维中汲取营养,获得涅槃重生呢?

无疑,从传统产业角度而言,环保行业无论从技术而言,还是投资模式而言,都不失为一个成熟、成型的行业。在经过螺旋式、周期性的发展和创新后,近年的发展似乎除了技术的不断革新而外,其他的很少会有大的突破。在互联网时代能否实现一种由目前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呢?或许我们期待已久。

互联网思维在环保行业的突破口,在于用户思维的转变。这,这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用户思维——由政府主导下的无形虚拟采购模式转向公众共同集中监督的有形享受标准。我们一直说用户是上帝,也一直倡导让上帝满意。可是对环保企业而言,上帝往往是政府,而非真正的纳税人和使用者。所以,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政府成了环保采购、招标的主导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政府仅仅是一个虚拟、无形的代理者角色,正因为如此让这位上帝满意的标准和产出不一定能够让真正的用户满意,这就是目前我们环保行业最大的弊端与症结所在。

随着环保行业公众参与度的提升,这种现状终究会改变。作为环保企业想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做环境服务,则必须坚持和遵守这一点原则。同时需要摈弃以往的政府思维:真正的上帝是公众,而非政府,这是必须的。

在这点上我们必须感谢雾霾,雾霾让中国人的环境意识空前地提高了一定高度。在这一点上我们也要感谢美国人民,无论美国的霸权主义也好,还是充当全球的警察也好,但是在环境理念的改变方面,我们还是应该感谢他们为我们上了一堂免费课。当然这一堂课,却让中国付出了“惨重代价”,我们需要投入数万亿来为这堂课买单。当然,我们也还是值得。

在这一点上,互联网思维也在作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如果没有互联网下的网络信息传播和监督作用,大众对雾霾的认识或许还要推迟N年,而N的大小,目前不得而知。

用户思维的核心就是让用户满意,环保行业的用户是普通民众,而政府仅是一个代为行使权利的角色。这种代理的作用,使得政府往往会“缺位、失职”,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督。

所以,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环保企业,一定是以民众的对环境的享受为核心标准。

只有在这种思维的主导下,环保行业才能焕发新的春天。诸如,自来水的安全问题,目前我们的标准仅仅是水厂出水的达标,而实际上如此漫长的“网络”,到了“用户终端”是真正的安全吗?

互联网思维也好,还是互联网企业而言,会是这样的吗?绝对不是,互联网的安全是终端的安全,举个简单的例子,银行推荐客户使用网络银行,送你一个优盾,负责你在任何角落使用的安全,纵使它不一定安全,但还是为你着想了。而环保企业如何了?绝对是强盗逻辑,你付了水净化的钱,水价里又包括了管网投资的钱,但是他却告诉你水质的达标是水厂出口为标准的。

2、互联网下的用户思维,另一个就是免费原则。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免费的午餐”,其实,对于企业而言,他仍热是赚钱的,只不过他东方不赚,西方赚。就如很多网络公司而言,他是依靠人气、流量、用户作为广告的支撑,从而达到盈利目的。

免费原则在环保行业如何运用?其实,在环保行业也可以行得通,而且可以用的更好。举个例子,既然我们说垃圾、污染是资源,那么资源就是稀缺的,稀缺的资源获得过程是能否免费化?诸如环保企业为环卫工人买单,而实现了政府在环卫服务方面的“免费化”,政府仅仅支付垃圾的处理费用或者资源化费用?

其实,这完全行得通,政府不再负担环卫工人这个沉重的包袱。而另一个好处就是企业为了提升垃圾的收集效果,会明显地改善环境卫生质量。而政府只需要对环境管理的结果进行监督或者建立考评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大环境的BOT概念。但是这种转变,无疑实现了政府、公众、企业的三赢。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国水网的立场和判断)

● 将文章发送至收稿信箱 weixin@h2o-china.com,文章上请随附姓名、手机、公司岗位及电子邮件。 

● 参与征文者,请关注“中国水网固废网”微信公众号,获奖者需通过主办方官方微信确认领取奖品。

 6月20-21日,“2014(第八届)环境技术产业论坛”即将开启,届时特别设置“移动互联时代的环保产业”主题总裁夜场研讨会。敬请期待。

编辑: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