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上海城投:污泥深度脱水的除臭“秘笈”

时间:2013-09-12 16:1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杨瑞雪

评论(

9月13日,“2013(第五届)上海水业热点论坛”即将精彩呈现,“2013污泥实例考察行”也将于14日正式开启。考察行的5条推荐路线中,由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投污水)建设运行的上海天山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以高标准的臭气控制与处理备受关注。近日,城投污水总经理周骅接受中国水网专访,就污泥产业与解决方案进行了相关探讨与分享。

案例推荐

深度脱水的除臭“秘笈”

“上海天山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的最大特色是对臭气的高效控制与处理,臭气治理的投入占项目总投资的25%。”周骅首先介绍,天山污水厂地理位置较特殊,周边布局了商业区与住宅区,因此臭气的处理格外重要。项目自去年7月运行以来,臭气治理效果明显,受到居民好评,实现了与环境相融。

除臭的独家“秘笈”在于两道隔离,双重治理,以达到最佳除臭效果。

周骅介绍,第一道隔离是针对恶臭来源——隔膜压滤机、离心浓缩机及污泥调理池、污泥卸料区,对机器采用贴身罩加以密封隔离,并同时像封闭空间输送离子风处理,收集的臭气送化学预洗+生物滤池处理;第二道隔离是针对从第一道隔离中逃逸出来的臭气和整体操作空间,机房整体采用离子法送风除臭。两道隔离的双重治理方案实现了高标准的臭气治理,为周边环境比较敏感的污泥厂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有效解决方案。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环境治理很容易被忽视,周骅强调,污泥的综合解决方案必须要注重降低方案实施运行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升级整体环境效果。
 
    污泥思考:

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方兴未艾
 
     问及我国目前的污泥产业发展,周骅用了“方兴未艾”四个字。他同时表示,我国目前污泥政策存在缺失,责任划分、收费机制、投资机制等不够明确。另外,相对于污水处理的成熟体系,多年来的“重水轻泥”导致各地政府在技术路线上需求不明,处理体系无法成熟。需求与政策两方面的主要问题,致使产业链条滋生诸多矛盾,发展无法突破瓶颈。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周骅建议,首先应从政策层面明确责任主体,“政府是第一责任主体”,这是不可含糊其辞的。其次,在费制方面,国家与地方政府应明确污泥处理成本来源,可考虑像污水处理靠拢,实施政府补贴等。另外,政府应鼓励多元化投资,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污泥产业。
         
    上海概况:

污泥安全处置率达100%
 
    近几年,随着污水处理的快速发展,污泥处置难题亟待破解,目前上海的污泥处理处置状况又如何呢?周骅告诉记者,据他所知,上海的污泥基本达到100%安全处置,多采用干化焚烧、深度脱水、堆肥等技术路线,最终出路目前以填埋为主。
 
    目前上海污泥的主流出路为填埋,周骅称,上海土地资源紧张,填埋显然不可实现永续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是资源化。但他同时表示,污泥资源化在我国为时尚早,政策机制有待完善,污泥的前端处理不足,实现资源化欠缺条件。
 
    “上海最适用的技术路线是干化焚烧”,周骅表示,污泥的技术路线各有所长,关键在于因地制宜与安全稳定。
 
    据介绍,早在2004年,上海已建成了我国第一家污泥焚烧处理的工程实例——上海市石洞口污泥干化焚烧厂,开辟了国内污泥处理处置的新路线。
 
   周 骅还透露,由于当时国家尚无相关标准与规范,城投污水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与公司共同研究制定了一份关于污泥干化焚烧的行业规范,为类似污泥项目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与借鉴。
 
    14日正式启动的“2013污泥实例考察行”共组织推荐5条不同技术路线的工程实例,全面立体的为与会者展示不同技术路线的应用模式。参会者可任意选择路线进行实地考察,敬请关注。
 
    考察小贴士:
 
    上海天山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程通过离心浓缩+药剂调理+隔膜压滤机脱水的工艺,将污水含水率降至60%以下,满足运送填埋场处置的要求。工程总投资为3000余万元,设计规模为干污泥量13tDS/d。该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保障上海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出路,并通过建设高标准除臭工程改善周边大气环境质量。
 

 

编辑:刘永丽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