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增量即将到顶 垃圾焚烧企业的四种选择

时间: 2022-12-06 14:17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谷林

中国固废网最新报道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增项目数量同比2021年上半年减少四分之一,新增规模减小三成多。

这些都无不表明焚烧新建项目即将到顶,市场发展以至于高峰。

面对这样的趋势,不少垃圾焚烧企业早已未雨绸缪,很早就开始应对。根据作者的采访以及相关报道总结,它们主要选择了四种应对方式。

今年9月,住建部发布《2021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2.5亿吨,无害化处理率已达99.88%。在垃圾焚烧已成主力的情况下,垃圾焚烧的整体增速也开始相应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厂数量仅为220座,到2020年数量已提升至463座,呈现出高速增长趋势。其中2018年到2020年三年间新建的垃圾焚烧项目数量超过270个,而按照相关规划,2021年到2030年,国家将规划新建垃圾焚烧厂仅为191座,后面十年间建设数量不足前面三年间的71%。

中国固废网最新报道也显示,2022年上半年新增项目数量同比2021年上半年减少四分之一,新增规模减小三成多。

这些都无不表明焚烧新建项目即将到顶,市场发展以至于高峰。

面对这样的趋势,不少垃圾焚烧企业早已未雨绸缪,很早就开始应对。根据作者的采访以及相关报道总结,它们主要选择了四种应对方式。

01立足垃圾焚烧主业进行产业链横纵向拓展

对此,E20研究院固废产业研究中心曾有过专题分析(推荐阅读:环保企业战略转型背后的底层逻辑):在横向上,前端向垃圾收运、垃圾分类,后端向飞灰、废渣处置等业务延伸,打通并强化对垃圾入口和垃圾出口的环节把控;在纵向上,向餐厨垃圾、污泥、工业固废等领域拓展,形成业务协同,或共建循环经济产业园,促进规模效益和生态效果提升。

微信图片_20221205093502.png



2017年,粤丰环保建立粤展投资,以其为平台,积极拓展垃圾焚烧产业链的前后端,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城市环卫、飞灰填埋、炉渣综合利用、填埋场整治和静脉产业园建设五个方面的业务延伸;2018年,中山公用控将控股股东旗下公司广东名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收入麾下,尝试通过统筹整合固废板块资源,着力打造“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业务新模式;近年来,广环投也在坚持垃圾焚烧主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固废资源再生、智慧环卫服务、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治理服务,打造出覆盖咨询设计、研发制造、建设运营、投融资一体化等的环保全产业链;广东佛山顺德区国资系统着力打造的公用事业平台顺控发展建成则立足生活垃圾焚烧,同时将餐厨垃圾处理、污泥处置集中在同一个厂区内处理,实现了全国领先。

02利用资本的力量,以并购求发展

对于一些区域性企业来说,则是走出所在区域,向外发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介绍,当新增项目逐渐到顶、整体市场日益成熟之际,市场发展的马太效应也会增强。“狼多肉少,大家为了扩大规模,自然就想着从别人碗里抢食,甚至直接将别人吞并、大鱼吃小鱼。”“市场上的项目虽然已经很有限,但对于有实力的企业来说,总会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事实上,这个现象,不光在垃圾焚烧行业,在其他行业甚至整个社会中都是如此。在行业初期发展备受关注的时候,大家为了跑马圈地,会有一波并购潮。等到市场逐步稳定、增长见顶时,也会有一波并购潮,用扩大规模、提升规模效益求发展。

他介绍,对于一些主要立足某一区域的垃圾焚烧企业来说,以并购的手段去发展,或许是更快捷的方法,但对于项目的判断则需要足够的经验,也存在更多不可控的风险。当前市场大环境并不是很好,新增项目趋于到顶,好项目可遇不可求。

在作者的采访中,如中山公用、广环投等主要在属地发展的领先企业,走出去的意愿更加坚定,所在区域以外市场的布局也更加明显。

据广州国资报道,在筹备上市之际,广环投也依托资本优势和行业经验,积极拓展广东云浮、云南、湖南、山西等地市场;

今年8月份,中山公用公告,拟以约6亿元受让湖南株洲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金利亚环保)100%股权。金利亚环保成立于2008年,其投建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湖南省首个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机械炉排炉焚烧技术工艺的项目,日处理生活1500吨;

顺控发展同样以并购的方式,拟收购中机茂名60%的股权。中机茂名投建的广东茂名市循环经济示范中心项目是广东省重点环保工程,目前粤西最大的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在广东省现有7家危险废物填埋企业中填埋规模最大,约占全省填埋总规模的31%。

03以技术+运营为主,探索做轻资产服务

2014年开始,向轻资产模式转型就已经成为水务行业的共识并引发广泛讨论。中国水网不仅曾为此组织过专题沙龙,在水业战略论坛上,也专门设置过该话题的讨论。垃圾焚烧比水务市场发展稍晚,最近几年,在一些领先企业的带领下,也开始了轻资产转型的探索。

在“2020(第十四届)固废战略论坛”上,首创环境技术总监、北京首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小东现场透露,“十四五”期间,首创环境将在轻资产领域集中发力。


按照戴小东的介绍,企业的轻资产之路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引领,构建在全链条或链条某一环节的技术优势,并寻求技术优势产业化落地,形成核心产品和技术方案,将创新成果变现;二是通过资产证券化、产业基金模式,使重资产变轻,提升资产周转效率和现金流和利润水平,提高投资收益;三是依靠技术密度和智力资本,提供综合运营维护服务。

12

编辑: 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谷林热文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