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快评】天价农村污水设施闲置,暴露政府专业局限性和界面升级必要性

时间: 2015-07-06 10:26

来源: E20环境平台

作者: 薛涛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北京市2011年全市农村污水处理率达4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政府投资支持下北京农村污水处理建设虽然发展很快,但北京市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现了普遍闲置的状况,陷入“有钱建设、无钱运行”的困境,白白浪费了资金和时间。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指出,回溯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决策过程,其实也是有充分的论证,有长期调研,有多项比较,有多位专家参与,有严格招标程序的,但所有这些,依然导致了现在“有钱建设,没钱运营”的结局。针对北京市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陷入“有钱建设、无钱运行”的困境,《给水排水》也发文对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推荐了生态化的处理技术路线。薛涛认为,该文的评论非常详细到位,但是还没有从更高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用E20研究院所秉承的市场化观点来看,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政府其实永远是不够专业的,政府在市场技术选择的适应性、投资效率、后期运营的可操作性等方面,很难做到专业,也很难依靠精神自律保证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当政府包办的事情越多,就会有各种各样大家在事后发现政府计划不到位的问题出现,而问题的根本其实就是政府面对复杂的环境问题的非专业性。同时,政府投资决策中总是存在一些灰色地带的、模糊的以及一些争取更多更大投资的倾向问题。

在PPP专家、首创集团董事长王灏编著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指出,根据公共选择理论,在公共服务领域最理想的选择机制是通过竞争市场选择,把竞争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外包服务合同,使得公共服务提供的机制由等级制向平等的契约制转变。薛涛认为,实际上,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政府的不专业、政府的手太长、管得事情太多,以及市场机制的缺乏有效,是习李政府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政府采购公共服务的原因,也是环境市政公共服务界面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政府推动公共服务中,应该借助市场的力量让市场配置合格的环境服务一级开发商,从建设到运营总体解决问题。由市场的力量来选择合适的技术集成,综合考虑从建设到运营中的所有问题。

虽然说在农村领域由于支付体系的不完善,PPP的推行较难。但是未来在支付和融资体系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采用更复杂的PPP模式,是能够解决包含技术在内的公共服务选择失效性的唯一途径。薛涛同时指出,这种途径也代表了更复杂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界面,需要更完善的制度,更复杂的交易结构,以及企业和政府信用体系的建设。


附:

为何北京市“天价”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

来源:给水排水微信

北京市在政府投资支持下,农村污水处理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普遍出现闲置、停运等情况。介绍了目前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现状,针对其闲置和停运原因进行分析和反思,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错误的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农村污水“就地生态技术”的处理路线。

-单位水量投资是同期城镇污水单位水量投资指标的30~35倍

-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率只有8%

-农村污水处理面临“建得起、用不起”,甚或“建不起、更用不起”的困境

-低水量长管道的“集中处理”模式,不惜成本追求高水质,不论规模推行MBR

-就地生态技术是解决农村污水的根本出路。

据原建设部2005年组织对全国部分村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96%的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89%的村庄将垃圾堆放在房前屋后、坑边路旁甚至水源地、泄洪道、村内外池塘,无人负责垃圾收集与处理。2014年住建部有关领导称,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率只有8%,未处理的农村污水量是城市和县城污水量的1.5倍,计划2020年全国农村污水处理率翻番达到20%。据有关预测,2035年全国城镇化达70%以上,届时将约有1.4亿个家庭的5亿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农村生活的改善,农村污水将成为一个严重的水污染源。

北京市在政府投资支持下全市农村污水处理建设虽然发展很快,2011年全市农村污水处理率达40%,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出现了普遍闲置的状况,陷入“有钱建设、无钱运行”的困境,白白浪费了资金和时间,值得我们反思。需要制定全国适合于农村污水的科学治理规划。

本文将对北京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普遍闲置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并借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农村污水处理的经验教训,建议实施“就地生态技术”路线,并组织环保部、住建部、农业部、卫生部等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制定适合于农村污水治理的规划和相应的管理办法,防止出现类似北京市这种处理建设投资不见效、白白浪费资金和时间的后果。

1、北京市农村污水治理概况

北京市在政府投资的支持下,全市农村污水处理建设得以迅速发展。例如怀柔区2009年的村、镇级污水处理能力,可以满足全区80%的农村人口污水量处理需要。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公报》资料显示,2011年全市建成乡镇级污水处理厂44座,日处理能力10.16万m3;村级处理站1007座,日处理污水能力14.3万m3,两者合计日处理能力达24.46万m3,是2010年处理能力的2倍。

2、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陷入“普遍闲置”的困境

2.1、政府积极投资,村镇无力运行

据2009年7月北京市人大常委执法检查组的调查报告:因运行费用得不到保障等原因,乡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的情况比较普遍,一些处理设施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造成很大的浪费。北京市一位人大代表报告称:“北京市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处于停运状态,现在的局面是政府不补贴,农村无力运行”。

2009年海淀区一座日处理能力3000m3的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传统生化处理工艺,每年需要运行费用175万元,现在的状况是“除了区政府每年投入以外,市政府也将给予补贴”才能运行。而这部分污水量仅占地区总污水量的1/7左右。全国模范镇房山区长沟镇,2003年投资500万元建成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直到2009年还没有投入运行。以怀柔区为例,全区农村有14个乡镇284个行政村,农村人口19.5万人。2005年全区便建设了区、乡镇、村和分散点源(主要是餐饮企业)四级污水处理网络;截至2009年,建成设施的处理能力约占全区污水排放量的80%,预计每年需要的运行维护费用约800万元。根据规定,区水务局每年根据运行情况向管理单位拨付专项奖励基金,2008年拨付奖励基金79.9万元,占实际需要运行费用的1/10,剩下的缺口,以山区为主的村、镇和区级政府只能是“有心无力”了。

编辑: 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薛涛

目前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此前分别在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并兼任北京大学环境学院E20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